您的位置:首页 > 首页轮播

福州:迈步文化地标“三坊七巷” 触碰榕城的精神脉搏

时间:2019-02-26 来源:福州文明办
  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精神磁场,没有精神高地的城市没有灵魂。提起福州,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三坊七巷。作为榕城当之无愧地文化地标,这处古建筑群留给世人的,绝对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辉煌过往,它承载了福州这座城市文明的肉与灵。在拂去百年的尘埃之后,是它,仍旧伴随着百万福州人生活,温润又专情地守护这一方子民、静默不语,迎来送往各方来宾。
 

  三坊七巷的文化代表产品油纸伞(摄影:雷永辉)

  “根”在坊巷,烹茶共名士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据历史记载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隔出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因地灵而人杰,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后便逐步成为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对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不少来自于此,譬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这些文人墨客、名人志士使福州这片热土蕴含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与才情。

  曾经居住于此的近代诗人陈衍,就写过这样一副对联:“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陈衍在文儒坊居住多年,他一手经营的宅邸景致精幽,催生了他的无数创作灵感,是他最为眷恋的净土。躲进此处,自成一统,管他外面春夏与秋冬,大概也是陈老先生曾经所憧憬的吧。

  如今的三坊七巷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其中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有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


无处不在的家风家训令人受益

  “旅”在坊巷,共溯家风文脉

  福州无疑是幸运的,在拥有了千年文化底蕴的同时,更完整保留了三坊七巷这处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建筑。三坊七巷作为中国现存范围最大、维护最完好的史书文明街区,是天下无独有偶的古修建遗存,是“中国城市里坊轨制活化石”、“中国明清修建博物馆”和“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近代名人聚集地、闽台渊源彰显地的三坊七巷,拥有大量人文资源和众多自然生态景观,无疑是福州市一个优质商旅文名片。

  街区坊巷相连,粉墙黛瓦,民居精致,深巷分布着许多明清古宅,结构精巧,布局讲究,摆设更是精致,单单从室内的木雕构件就可令人叹为观止,如木窗皆采用镂空清雕而成,框架木结构的精心编排勾勒出各式图饰,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饰以重点雕刻,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更是随处可见。

  迈步悠深的坊巷,不要只留恋表面的风光亮丽,探入深处,总有更令人欣喜的别样风景。不少人在逛三坊七巷之余,选择走进刘家大院的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它就位于三坊七巷光禄坊刘家大院花厅,占地350平方米,其中汇集了林则徐、冰心、严复、林觉民、邓拓、郁达夫、沈葆桢、林旭、方声洞、沙镇冰、张云逸、郭化若、王冷斋、王荷波等40位三坊七巷爱国爱家、勤政廉政、教育大家等名人的家风家训,迎门而进,家风迎面,如沐春风。


三坊七巷富有文化气息(摄影:雷永辉)

  在这里,既能感受到古色古香、错落有致的大院风情,又可通过名人家风家训体会到和谐内敛儒雅的传统文化内涵。底蕴深厚、寓意深远。背一则家训回家,勉励自我,教育子女,传文明家风,树家庭美德,促家庭和睦,让亲人相亲相爱,让下一代健康成长,好不惬意。

  南宋著名学者,被称为与朱熹、张轼齐名的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在福州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路逢十客九青矜,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这首诗也是三坊七巷的生动写照,说明了当时读书人之多,以及深夜苦读的生动景象。


  三坊七巷社区小志愿者向游客做义务讲解

  “志”在坊巷,表白时代情怀

  “林则徐13岁就是秀才,20岁就是举人,26岁就是进士。”三坊七巷社区“虾油味”党员志愿者导游队成员曾世康正在为游客们热情讲解。

  红帽子、红马甲、扩音器,是党员志愿者曾世康在三坊七巷义务讲解时的标准装备。在讲解时,老曾会“看人说话”,对本地或听得懂福州话的游客,他会用原汁原味的福州话讲解;如果是外地游客,他就会用普通话,介绍游客感兴趣的福州风俗文化、名人轶事等。

  江西游客刘侃说:“我觉得还是很有特色,义务讲解员虽然是义务的,但是我觉得他们应该都是本地成长的,对情况都很熟悉,而且讲起来特别带感情。”

  在三坊七巷,像曾世康这样的“虾油味”党员志愿者导游有二十多位。每年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非常多,为此,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依托三坊七巷景区志愿服务驿站,组织青年志愿者长期服务游客;三坊七巷社区则不断整合街区资源,与街区党员诚信店对接,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开展了“红色线路讲解”“真诚服务游客”等志愿活动,讲述名人故事、传承坊巷情怀。

  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城市,更应该加强城市地标的寻找、认同、打造,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功能。三坊七巷,正是福州人寻觅的精神地标,傲立千年的福州风骨。

  原标题:福州:迈步文化地标“三坊七巷” 触碰榕城的精神脉搏
责任编辑:孔峤峤 标签:文化地标,“三坊七巷”,榕城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