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这几天的天气阴晴不定,阻碍了汪人锋的“卫生巡逻”。趁着今天的“劳动任务不重”,92岁的他开始拟定龙潭区扬州社区土南118楼下一步的卫生清理计划。
汪人锋和老伴儿自上世纪80年代年便住在这栋楼里,“住得有感情了,就得收拾得像模像样。”
趁着天气不好,汪人锋还要拾掇下自己的工具箱——一个干净的水桶里,装着铲着、刷子、喷漆、抹布,桶外准备的是笤帚、拖布和铁锹。每件工具都一尘不染。
汪人锋原名汪文波,党龄已有70年了,1948年参军,曾经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上世纪50年代,汪人锋从部队退役,但在部队形成的清扫卫生这一习惯被保留下来。时至今日,汪人锋仍坚持清扫楼道。而在90岁之前,他保持一周清扫三次,“现在岁数有点大了,只能一周扫一两次了。”汪人锋说。
邻居们见到老人干活过意不去,见到了会主动搭手。汪人锋说,“在部队的时候政委说,党员要少说多做,这样才有带头作用。”邻居们表示,汪人锋在小区的带头作用非常显著。
118楼的居民记忆深刻。大约在7年前,楼体被野广告侵蚀,楼道两侧和外墙长满了“牛皮癣”。当时汪人锋80多岁,他穿着工作装,拎着工具箱在墙面上一点一点“收复失地”。
小区里的老党员们见状便加入了进来。汪人锋不仅自费购买涂料,还带领老楼长张杰等老党员们,把多年积累的野广告一点一点清除。
彼时,汪人锋不仅用退休金购置工具,还对小区的卫生状况进行拍照,以做对比图。
“大家做了贡献,还是要正式地记录下来,让大伙更有干劲。”汪人锋向记者展示了他做的《组图:热烈欢呼118楼创建文明幸福楼院三周年》,上面有了清扫卫生的前后对比,以及劳动人员的图片。
后来,118楼成了附近居民楼的榜样,人们知道了汪人锋所做的贡献:2017年的创城活动中,他自掏400元钱把118栋门前的建筑垃圾运走;2018年9月18日社区建完支部文化广场后,汪人锋为文化广场添置了阅报亭、围栏、实木椅子、健身器材等,与社区一同将一处破桌烂椅的垃圾堆改建成如今的文化广场,建设经费共计15500元。
眼下,吉林市再次来到创城。汪人锋认为,创城工作关涉民生福祉,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活环境不能只依赖环卫工人、物业或社区。“大家都住在一个城市,卫生和环境好了,人住着才舒服。”汪人锋说:我已经90多岁了,在关键时刻展示老党员的机会不多了,希望我做的一切能对得起部队给我起的名字:永远为人民冲锋陷阵,报答党和人民对我的培育之恩。”(记者 石洪宇)
原标题:吉林92岁老党员的情怀:变身“楼长”清扫楼道7年
责任编辑:孔峤峤 标签:党员,志愿者,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