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成都:95%居民做到垃圾分类 这个小区很亮眼

时间:2019-08-05 来源:人民网

可回收垃圾站的价目表


居民刘阿姨在打理共享花田


居民正在将餐厨垃圾称重


志愿者将厨余垃圾等倒入有机生态循环处理器
 
  试点小区

  成都天府新区锦华苑三期442户居民

  试点时间

  2017年


  一年减排垃圾300吨,这是锦华苑三期小区在进行垃圾分类后,给出的成绩单。

  这个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老旧小区建于2000年,共有442户居民。早在2017年,垃圾分类还没有成为热词之前,小区就开始探索垃圾分类试点。如今,经过垃圾分类后,垃圾减量300吨/年,减量率达到67%以上。其中厨余垃圾经过处理后,成为有机肥料用于花草蔬果种植。

  小区95%的居民已能自觉做到垃圾分类。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如何分类 /

  垃圾分五类

  厨余垃圾摇身变有机肥


  8月1日下午,锦华苑三期,小区中央一处十几平方米的棚里,一台大型设备正在将厨余、绿植等垃圾“吞”进肚子,嚼碎后固渣分离,废水处理后进入污水池,残渣经过24小时发酵成了有机肥料。这里便是该小区垃圾就地处置的有机生物生态循环利用中心,堪称垃圾分类减量的主力军。

  下午2点过,小区居民尹大爷提着一口袋厨余垃圾来到中心,志愿者将垃圾进行称重——2.05公斤,并在每日投放记录账本上进行登记。登记完成,尹大爷将口袋中的垃圾投入了厨余垃圾桶中,而装垃圾的塑料袋则另行投入标注为“塑料垃圾”的桶中。“将厨余垃圾分类倒入有机循环处理机前的垃圾桶,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小区居民的生活日常。”尹大爷说,以前,厨余垃圾跟其他垃圾放在一起,气温稍高就有味儿,现在通过设备处理后不仅没有异味,还环保了。

  实际上,小区的垃圾分类并不简单,被分为五类。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安公社区党委书记张彪介绍,早在2017年,社区便开始探索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将小区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居家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餐饮油污垃圾和其他垃圾五类。2018年7月,启用了现代化有氧发酵设备,对厨余垃圾、小区绿化垃圾实施有机发酵就地处置,实现小区餐厨垃圾24小时前端处置,将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变废为宝。“每100公斤垃圾可转化出约10公斤的肥料,日均处理量约700公斤,小区80%以上的有机垃圾可以就地处理。”

  如何动员 /

  建立三级居民发动机制

  上门宣传还送垃圾桶


  垃圾分类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从未接触过垃圾分类的居民,在第一次听说要将生活垃圾分为五类,按类投放时,大多数态度是拒绝的。一年多前,居民刘玉玲听到小区要实行垃圾分类,第一反应是抵触——“垃圾嘛,装在一个口袋里面丢了就行,为什么要分类?好麻烦哦!”

  转变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此,小区建立了居民小组长、楼栋单元长、居民代表的三级居民发动机制,上门宣传垃圾分类,上门送垃圾桶,教居民们如何分类。

  “垃圾分类,就是在扔垃圾的时候,把可以回收的、可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的分来开扔。比如,厨余垃圾和会腐烂的垃圾,单独放在厨房的垃圾桶中,塑料袋、餐巾纸要拣出来放在其他垃圾桶中,纸箱、饮料瓶可以单独收集用于可回收利用……”刘玉玲记得,小区刚开始搞垃圾分类的时候,社区工作人员会主动上门宣传,几次下来,刘玉玲意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开始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部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小区居民,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刘玉玲后来也加入了这支队伍,他们与居民小组长、楼栋单元长等一起,做起了其他居民的宣传监督工作。回想起当初的动员工作,她感叹十分不容易,每天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而一些小年轻的家庭,白天都在外上班,一般都晚上去敲门,常常还被拒绝。“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三次……”还主动上门送垃圾桶。3个月过去了,小区的动员工作基本到位,大家统一了思想,垃圾分类工作有了好的开端。

  小区大门右侧有一块公告栏,记录了每户居民垃圾分类动态统计数据。“5-1-19,已减量89公斤;13-1-13,已减重100.5公斤……”从统计表能够看到,442户居民中,仅有10户垃圾分类减量为0,95%以上居民都已能做到垃圾分类。

  数据说话

  三分之二垃圾不出门 一年减量300吨


  小区针对商家的餐饮油污垃圾,实施油水分离,由环保企业收运回收,通过市场化机制有效减少投放。针对其他垃圾再次分类处理,定期举办跳蚤市场消纳居家旧物;联合公益社会组织消纳衣物鞋帽等,实现垃圾利用最大化。

  据张彪介绍,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安公社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小区锦华苑三期垃圾减量300吨/年,减量率达67%以上。

  同时,建立全市首个社区生物有机垃圾处置循环中心,实现小区80%以上的有机垃圾就地处置,年处置有机垃圾超250吨。

  小区的这种操作模式,会不会增加垃圾处理成本?张彪说:“这种方式的成本与传统垃圾不分类处理的成本几乎持平。”

  如何持续?

  可回收垃圾

  “积分+现金”,积分兑换日用品


  思想工作做通了,但不能让垃圾分类成为一阵风,怎么进行常态化管理,坚持下去,这成了安公社区的一个难题。

  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垃圾换钱。

  小区设立了垃圾分类超市,对可回收垃圾实施“积分+现金”管理。按照市场价格对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在给现金的同时,还进行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

  超市墙上张贴的“可回收物品积分兑换表及价目表”显示:纸板每斤0.4元、铁每斤0.3元……居民在得到回收金的同时,还能够兑换相应的积分。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账目表上看到,7月15日,某单元住户提供了2.26公斤的纸板,回收金额为1.8元,获得9分的积分。当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额后,还可以兑换洗发水、肥皂、洗衣液等生活用品。

  前来兑换积分的居民朱大爷说,对于小区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的活动,邻居们举双手赞成,“既能支持环保,又能兑换一些日用商品,大家很乐意这样做。”

  厨余垃圾

  处理后变肥料,建共享花园、菜园


  一些不可回收的厨余垃圾,如何处理?

  小区引入了有机生物生态循环利用设备,这套设备不仅可以就地处理餐厨垃圾,还可以通过高温降解生物发酵,按照不高于10%的比例产生优质肥料。“垃圾变废为宝,这些肥料抢手得很。”安公社区党委书记张彪说,为了解决肥料使用问题,小区建立共享花园、共享菜园,由居民共同认领养护,这样一来将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真正实现小区有机垃圾的自产自销。

  如今的锦华苑被小花园环绕,无论是公共区域还是私人的楼顶花园,都种上了花草、瓜果、蔬菜。据统计,小区的共享花园加起来约有七八百平方米,由小区居民认领后标记上自己的名字,负责日常打理,而肥料直接到处理中心取就行了,省下了一大笔买肥料的钱。

  “你看这个辣椒长得好漂亮,哪个想吃了直接摘就行。”在共享菜地里,居民种植着辣椒、番茄、丝瓜等各种蔬菜,不仅把闲置空间利用起来,还绿化了环境,居民共享实惠。

  日常管理

  朝七晚九,44名志愿者轮流值守


  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开展基于全民积极参与,更离不开背后默默服务的志愿者们。

  记者注意到,在有机物生态循环利用中心、可回收超市以及有毒有害垃圾等各个点位,都有穿着红色背心的志愿者们,他们都是小区的热心居民。志愿者负责垃圾分类宣传、现场指导和有毒有害垃圾回收常态化工作,“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每两个小时轮一班值守。”志愿者刘阿姨说,垃圾分类有益于环境保护,退休后空余时间较多,为小区做一点事,发挥余热。同时,值守的时间也可相应兑换成积分,她目前通过垃圾分类和值守积分已经7000多分。像刘阿姨一样的志愿者,在小区共有44名。

  如今,小区居民在家中将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等提前分类,厨余垃圾放进小区有机物生态循环利用中心,垃圾变成了肥料,用于小区共享花园、菜园施肥;可回收垃圾放进垃圾分类超市,还能积分兑换小商品。(张肇婷 刘海韵)

  《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正向公众征求意见,锦华苑三期的垃圾分类样本,或能为众多小区提供参考。

  原标题:95%居民做到垃圾分类 成都这个小区很亮眼
责任编辑:黄守玲 标签:成都,垃圾分类,锦华苑三期小区,成绩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