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甘肃金昌:文明实践“小喇叭”传递扶贫“大能量”

时间:2019-08-23 来源:文明金昌
  新闻广播对于很多人来说早已成为“老古董”,特别是在这个新闻资讯海量的时代,收听新闻广播的途径更是丰富。然而,在甘肃金昌东南边的一个小乡村里,收听新闻广播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罗兰涛是金昌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今年5月,罗兰涛从金昌来到陇南市宕昌县车拉乡茹树村,拿起熟悉的话筒,用自己的专业开始了他的扶贫之路。

  车拉乡是宕昌县重点贫困乡镇之一,茹树村则是国务院扶贫办脱贫监测示范点,也是宕昌县最贫困的村之一,全村共有324户1402人,建档立卡初期有贫困户179户755人,目前有贫困户80户329人,脱贫攻坚的任务异常艰巨。罗兰涛在驻村的一开始,就发现村里的广播站除了应急通知外,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这不像我印象里的村广播站,在父母的讲述和一些影视剧里,我觉得广播站应该是那种能放音乐、戏曲甚至相声的,是一种欢声笑语的代表,不应该是沉寂严肃的。”

  后来罗兰涛入户走访时,老人向他反映看不清公示栏里的内容,甚至有些村民忙于农务根本没时间看张贴的通知和宣传资料。出于“职业病”,罗兰涛便生出了想把“村喇叭”利用起来、为村民服务的想法。

  和村委会商量之后,罗兰涛从7月2日起建起了一个“乡村之音”新闻广播站。罗兰涛利用这个新闻广播站每天定时向村民宣传和讲解各类新闻讯息和政策详情、及农业农技知识,希望村民可以在不耽误农时的情况下也能收听到广播新闻。


  如今,“乡村之音”已经顺利开播一个多月了,每次开播前,村民们都会如约等候在村里的大喇叭下,仔细收听罗兰涛播出的节目。就这样,罗兰涛把村里常年闲置的广播利用起来了,他用自己的专长让茹树村从此拥有了专属自己的新闻广播站。

  后来,罗兰涛又了解到,当地驻村帮扶干部由于语言交流障碍难以开展工作,很多学龄前儿童也因为不会说普通话而无法适应课程,于是,他便想利用自己的特长开展“语言扶贫”,在周末和农闲时节开办普通话课堂,帮助村里青壮年打通语言交流障碍,帮助3到6岁儿童在进入小学一年级前过好语言关,更好接受义务教育。

  像罗兰涛这样的扶贫干部志愿者还有很多,这些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可爱的人舍小家为大家,在帮扶之路上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就是榜样!

  原标题:甘肃金昌:文明实践“小喇叭”传递扶贫“大能量”
责任编辑:黄雪莹 标签:文明实践,扶贫攻坚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