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时代文明实践

江苏宜兴:描绘新时代文明实践生动画卷

时间:2019-10-29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8月,江苏宜兴成为首批50个试点工作县(市)之一,一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宜兴的土地上发芽。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逐步深入,一朵朵美丽芬芳的“杜鹃花”在陶都大地上盛开。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探索、实践,在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新时代文明风尚的过程中,描绘出一幅幅陶都儿女友爱、奉献、互助的生动画卷。

  “内外兼修”,“杜鹃花”绽放在宜兴每个角落

  白墙青瓦,古朴的青石砖……近日,漫步于宜兴和桥镇南新文化街,浓浓的江南古韵扑面而来,让人难以想象此前这里还是一副破败的模样。去年,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揭牌,借着这股东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南新文化街得以重新焕发活力。和桥镇启动了修缮计划,在保留建筑物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对老街整体进行翻新修缮,还增设南新书场、东坡美术馆、党员活动基地等场馆,将其打造成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阵地。南新老街改造后,多了不少文化阵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将文明新风带给了广大居民。

  群众在哪,文明实践阵地就办到哪儿。去年以来,宜兴在全市范围内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城乡一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众多文明实践新阵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布全市各地。其中,既有集志愿服务、文化弘扬、阅读等功能于一体,并融合当地乡村旅游特色的湖?镇洑西村诚敬舍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也有以科普、美术教育为特色,发挥名人效应的芳桥街道江南美专及作人学堂旧址和培源故居,还有留存历史温度、醇厚传统文化的周铁老街……目前,宜兴已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了1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5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它们,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触角延伸至宜兴各个角落,绽放出朵朵“文明新花”。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宜兴还在“软件”上下足功夫,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这朵“杜鹃花”芳香更浓。围绕“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一目标,宜兴制定出台了《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意见》等文件,高站位统领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网络”建设,全力构建起全市域文明实践网络。文明实践中心及各所、站按照“有明确阵地、有专门人员、有统一标识、有活动菜单、有规范制度、有地方特色”的“六有”标准执行,充分整合、统筹调配各类资源。其中,中心负责研究制定全市文明实践工作的规划和方案等统领工作;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中心统一规划部署,在镇(街道)全域调配资源,组织村(社区)常态化开展活动;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则对接群众需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建设平台,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基石”

  “夸夸宜兴好地方,十九大精神放光芒……”近日,在宜兴南虹河畔,宜兴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自编、自导、自演了三句半《夸夸宜兴好地方》,向现场200多名群众声情并茂地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宜兴历史文化,赢得了阵阵掌声。如今,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宣讲活动,在宜兴已遍地开花。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启动后,宜兴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搭建起由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文明健康服务平台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平台”,它们共同构筑起了宜兴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宜兴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党的政策宣讲、主流价值引领、科学知识普及、文化生活丰润、美好风尚弘扬五大行动,为城乡百姓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文明“大餐”。比如,教育服务平台精准对接学生和群众需求,开展集中或个别化的关爱帮扶、职业培训、心理辅导等;科技与科普平台将充分运用科普微信、电视等宣传平台为广大群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等……

  结合地方特色文化编排文艺节目开展政策宣传则是理论宣讲平台建设中的一个场景。作为五大平台建设的“重头戏”之一,宜兴在建设理论宣讲平台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探寻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干部群众喜欢听、能听懂、学得会、有作用。为此,宜兴市与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手”,建立理论宣讲专家辅导结对机制,从全市机关、农村、学校、企业中帮带培育了400多名理论宣讲“百姓名嘴”,他们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大白话”诠释“新道理”,传递“群众语言”,讲述“身边故事”。同时,宜兴依托道德讲堂、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书场茶舍等阵地,建设了一批“晓Li的家”宣讲示范点,通过“理论+文艺”、“理论+网络”、“理论+比赛”等多种“理论+”的融合创新宣讲模式,走进社区、学校、广场、工地、田野、庭院……真正实现了“百姓聚在哪里,宣讲课堂就开在哪儿”,让理论宣讲如春风细雨般,走进了群众的心里。在此过程中,宜兴涌现了和桥镇“凉亭讲习社”、宜城街道“德荣微讲堂”、湖?镇“深氧早课堂”等300多个理论面对面微阵地,形成了“四邻联动”“理论走亲”“讲+演+唱+赛+N”等50多个可操作可复制的活动模式和生动案例,汇聚起全社会参与文明实践的强大合力。

  “五大平台”在宜兴市搭建起一座座连心桥,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有温度、有力度,实实在在不走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试点工作以来,宜兴全市已经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000多场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润。

  细致入微,打通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小长假里,宜兴市周铁老街的游客络绎不绝。人群中,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格外醒目,他们是来自该镇“三点水”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们总是活跃在老街,向游客义务讲解老街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奉献自我的同时,他们把自己变成老街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在宜兴市博物馆,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志愿讲解员“寻亲大姐”吕顺芳的身影,她在助人寻亲之余,组建“吕大姐宜博志愿团”,带领更多人参与到市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来。

  在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浪潮中,像周铁镇“三点水”志愿服务队、“吕大姐宜博志愿团”这样美丽的“浪花”还有很多朵。正是由于他们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文明之风才能吹遍陶都大地,广大市民得以享受各项志愿服务。如今,宜兴各机关部门和镇村都成立了志愿服务支队(队),志愿队伍实现全覆盖,“情暖夕阳红、下乡送温暖”“记忆正能量—益路上有你”“绿叶相扶、携手成长”“快乐童年足够爱”“蜜蜂行动”“社会妈妈”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组织不断涌现。它们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宜兴百姓的日常生活,提升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宜兴全市注册志愿者总数已超过33万人,志愿者团队数量超过1000支,服务总时长超过446万工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每天都在陶都大地上生动展现。

  在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宜兴志愿服务精准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宜兴创新开展“点亮”行动,即由广大群众“点”出需求,各志愿服务队结合自身特色服务,对原有服务项目提档升级,“亮”出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菜单”,让广大群众与志愿服务队实现供需对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从单向“送服务”朝着双向互动“点单”服务转变,将各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今年,宜兴市万石镇就推出了“微心愿征集表”。该镇志愿服务队深入村、社区,积极了解民需,推出了“云朵工厂”青少年公益课堂、“信·未来”青商结对帮扶行动、“芹致富”再就业服务项目、“悦读人生”全民阅读行动等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如今,时刻关注群众需求,正成为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核心之一。为此,宜兴市还将志愿服务延伸到线上,实现了PC端+手机端+微信平台“三端融合”,并开设了“杜鹃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宜兴”网上互动平台,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资讯、志愿服务需求互动、等功能。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平台上留言,写下自己的需求与建议,平台管理员会在第一时间将内容分发给相关部门与志愿者,开展精准服务对接。

  原标题:江苏宜兴:描绘新时代文明实践生动画卷
责任编辑:罗婷 标签:文明实践,宜兴,志愿服务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