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浙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正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浙江各地结合自身特色,以“专攻”+“志愿”为工作特点,坚决下沉一线基层,严格落地政策,有效推进复工复产。
专攻——专员、专班、专证
基层有各自的地方特色,政策落实需要根据基层实际来开展工作。各地结合实际,推出了针对性的举措,专攻复工复产,有效助力生产平稳恢复。
湖州市安吉县开发区建立企业复工3+N组团式服务机制,由复工导师、联企专员和监督专员赴各家企业开展“一对一”针对性服务,第一批开工“白名单”企业按照要求,完成“1233”(一方案、两清单、三表、三书)材料申报。同时安吉县也通过搭建“大数据”平台,建立“安全档案”为企业有序复工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撑。安吉县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为疫情期间的广大企业员工建立“安全档案”解决好全县返岗工人的健康监测服务。
衢州市龙游县经信局成立了项目服务特派员,每日蹲点在企业,为企业在项目审批、工人招聘、产品运输等环节提供帮助。企业需求经龙游县经信局通过后,龙游县行政服务中心立刻接力,保障医疗救援物资生产企业的产能和运输正常,助力龙游县口罩原材料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产品支援全国各地口罩厂。
杭州市萧山区新湾街道推出一套企业复工体系,实行专班分工细化,优化操作流程,分类分批分时段做好复工。目前,街道已有135家企业顺利通过复工审批,逐步恢复生产,占企业总数的60%以上。同时,新湾街道分别驻点,推出了“二对一”“两员制”全过程服务,即为每1家复工企业明确1名服务专员、1名防疫专员,引导企业遵守规范,渡过难关。
丽水市松阳县出台《松阳县茶产业复工及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其中包括严格人员管控,建立持证上岗制度,推出茶产业复工“三色”工作证:茶叶田间工作证是白色,茶叶加工工作证是粉红色,茶青收购工作证是红色。同时,通过建立采茶工大数据系统,探索组建采茶互助团、党员采茶帮困小组,鼓励规模茶叶基地和种茶大户扩大机采比重,培养机械化采摘茶园,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志愿——突击队、服务队、攻坚组
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流程严格且细致,各项工作用人需求大。各基层发挥一线工作的优势,发动组建一批志愿者队伍,增强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动力。
杭州市钱塘新区大创小镇集聚了3200余家企业,开复工申请工作量大、审核要求细、时间要求紧。青年干部和青年志愿者冲锋在前,组成了一支由11人组成的小镇企业复工“跑小二”青年突击队。突击队11名成员主要由大创小镇发展服务中心、小镇内园区工作人员以及小镇联合区团工委招募的社会青年志愿者组成,突击队作为小镇企业复工审核主力军,兵分三队:一队助力后台筛查审核,二队主打现场检查复核,三队保障复工服务。
杭州市临安区河桥镇针对镇域内9家第一批申报复工的企业招募了首批志愿者27人,包括镇工贸企业防疫工作组成员、企业工会会员等。志愿者通过线上业务培训、线下一对一辅导的方式指导即将复工的企业全面做好复工准备。经过培训,具备上岗条件后,志愿者们分为9支“1+2+1”企业复工志愿服务队,即1名镇工贸企业防疫工作组人员、2名企业工会会员专门为1家申请复工的企业进行服务。
温州市文成县实行“村+镇+县”模式,成立采茶志愿队伍,采用“一个农业技术人员+N个志愿者”模式,组成N个攻坚组,赴各采茶点开展红色帮扶行动;实行“外销+内销”模式,实施“线路、车辆、人员和防御措施”等四个固定,动员茶企就地就近消化;实行“分散+错开”模式,茶青加工时采用“一人承担一环节”,使用自动智能加工设备和加工流水线作业,减少茶厂用工数量,并视原料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茶类结构,错开茶类加工时段。(记者 张飘扬 刘志媛)
原标题:“专攻”+“志愿” 浙江基层复工有“法宝”
责任编辑:孔峤峤 标签:疫情,防控,狙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