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津市成为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指定第一入境点之一,这几天,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航班旅客入境。我市高校发挥语言专业优势,组建志愿者翻译突击队,积极投身涉外疫情防控工作中。
目前,我市已组建两批突击队,队员分别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涵盖英、韩、日、法、意、德、俄等语种。这些冲锋在前的“翻译官”既要为入境及来津外籍人员提供翻译、引导等志愿服务,又要协助海关人员问询重点信息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等。
外语多面手夏志
“我随时待命,奔赴‘疫’线” 天津外国语大学是全市高校中最早派出翻译志愿者的高校,先后有67名师生志愿者报名参加,派出人数最多、涵盖语种最全。天津外大英语学院国际商务系教师夏志可谓其中的多面手,他不仅精通英语、法语,还掌握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等多种语言。3月23日迎来单日5架次航班保障“大考”,夏志当天上午10点就到达天津机场海关的入境检疫问询岗位上,做各种服务准备。
“起初派给我的任务是英语翻译,后来发现11点45分到达机场的来自德国法兰克福的航班上除了德国乘客外还有2名法国乘客,可现场没法语翻译,我会法语,觉得这个任务自己能完成,便主动上前,加入了小语种翻译。”夏志跟记者说,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发现有一架来自俄罗斯的航班的翻译任务还没完成,当时俄语翻译比较紧缺,海关工作人员连声问“还有谁会俄语?”“我学过一些俄语!”夏志主动请缨,一路小跑到俄罗斯航班接待台前,用俄语和英语与乘客们交流。将俄罗斯乘客全部平安送出走廊后,夏志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接待下一航班上的德籍和法籍乘客。
由于要向每名乘客询问15个左右的问题,一些乘客因等待时间较长情绪有些波动,夏志注意到后,一边在翻译时多语种随时切换,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重复着问题,向外籍人士详细解释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和规定,一边耐心安抚他们的焦躁情绪。听着熟悉的母语、亲切的问候和婉转的措辞,这些来津外籍人士情绪逐渐缓和下来……一天下来,夏志已持续身着防护服10多个小时,回到家几乎精疲力竭。“虽然有些劳累,但能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微薄之力,我感到很自豪!只要组织有需要,我随时待命,奔赴‘疫’线。”夏志说。
“90后”姑娘王杉钐
母女齐上阵 同心抗疫情 “90后”姑娘王杉钐,是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朝鲜语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在得知学校组建志愿翻译突击队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大二时去韩国做过一年交换生,日常交流没问题。而且我妈妈是机场边检工作人员,我们母女齐上阵,同心抗疫情。”王杉钐告诉记者,每次早上9点左右到达机场,与工作人员提前核对相关材料,熟悉专业词汇,直至下午5点才能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完成消杀程序后再回家。虽然和妈妈一起值班,两人的岗位直线距离相隔百米左右,但都各自忙得顾不上对方,“第一次出任务时,趁着午休,妈妈匆匆赶来看了看我,为我加油鼓劲,叮嘱我‘一定注意安全’‘认真听,仔细翻译,用专业知识做好志愿服务’……刚说几分钟,我就要去准备上岗了。”
戴上手套、口罩、帽子,穿上防护服、鞋套……一套程序下来,赶上气温高的日子,还没开始服务就热出一身汗。“第一次知道手套要戴两层,袖口要严严实实地塞到手套里,口罩加面罩感觉有些憋气,动作还必须轻柔以避免防护服撕裂……不过一忙起来,也就感觉不到闷热和喘不上来气了,也顾不上鼻梁被夹着、脸被勒着的疼了。”王杉钐说,穿上防护服让说话音量变小了,戴着手套需要手机时操作不灵敏了……面对这些困难,她用自己的“笨”办法去克服──用尽量大而温暖的声音交流,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去辅助,尽量少喝水不去卫生间以减少防护服消耗,每一次交流都倾尽全力,往往几个小时下来已是汗流浃背。但每次圆满完成任务,她的内心总是幸福满满:“守护国门,我无怨无悔。”
研三学生刘婧玲
很荣幸能为防疫贡献力量 “您好,请问您从事何种职业?最近14天都去过哪里?自己或家人身体有什么不适吗?”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2017级硕士研究生刘婧玲,作为一名毕业论文正在攻坚阶段的研三学生,也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翻译突击队。为了接待早上9点抵津的俄罗斯航班,她早晨5点出发前往机场。因为国际航班载客量较大,晚上9点才结束工作回到家中,工作时间长达16个小时。“我们不仅用俄语为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旅客提供翻译,而且用英语帮助了德国和土耳其的旅客。虽然一天的工作比较辛苦,但很荣幸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技能为祖国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也尽自己所能为外国乘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刘婧玲说。
截至目前,我市高校志愿者翻译突击队已派出百余名师生志愿者执行任务,工作时长累计达857个小时,为2150余名服务对象提供了入境问询、分流安置等翻译服务保障工作。(记者 姜凝)
原标题:最美志愿者 逆行“翻译官”
责任编辑:孔峤峤 标签:疫情,防控,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