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河北青年志愿者战“疫”一线见闻

时间:2021-02-01 来源:新华网
  1月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报告1例本地确诊病例。截至1月30日24时,河北省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1276例。

  燕赵大地,许多佩戴红色袖章的身影坚守在战“疫”一线不同岗位上,协助核酸检测、社区值守、应急服务、物资配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年志愿者。

  “相信我们所行平凡之事最终会造就不平凡”

  “您好,请配合登记信息。”1月25日9点,在石家庄新乐市协神乡笔头村,风儿呼啸,雪花飘飘,大学生志愿者李雪菲戴着红色袖章,逐一为做核酸检测的村民登记。

  新年伊始,河北多地连续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警报”拉响后,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成为重中之重。青年志愿者们纷纷投身农村防疫一线,其中不乏大学生和退役军人。

  1月6日,从朋友圈得知村委急需防疫志愿者,李雪菲立即报了名。出生于1997年的她是一名退役军人,如今是华北理工大学大四学生。曾经作为战士守卫祖国,如今她又成为家乡守护者。

  任务加重,气温持续偏低,李雪菲从未迟到。一开始核酸检测登记要手写,她曾连续在户外工作7个小时,手被冻得红肿皲裂。

  家人心疼她只戴薄薄的医用一次性手套,给她买了棉手套,却被她悄悄塞进包里。她说,戴棉手套手指不灵活,影响登记速度。

  “我们是平凡的,但相信我们所行平凡之事最终会造就不平凡。”李雪菲在抗疫心得中写下这样一句话。

  “疫情就是命令。”邯郸市鸡泽县双塔镇南三陵村王力松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疫情发生后,25岁的他主动到村委会报到,负责协助信息排查、路口值守、消杀等。

  “管控好人员流动是关键一环,减少人员流动就能降低感染风险。”王力松每天准时守在卡口,引导行人做好防护。

  “抗疫有我是可以回忆一辈子的事”

  办一场隆重热闹的婚礼,在那个无比神圣的时刻,穿上洁白婚纱,接受大家祝福,这大概是每个年轻女孩的梦想。

  1月18日,本是刁如霞结婚的日子。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半年前定好的计划。

  “只在双方父母见证下就结了婚,略有遗憾,但真正的幸福还是在于两人共同经营。”刁如霞说。

  今年24岁的刁如霞毕业于邢台医专护理专业。结婚第二天,她就赶赴邢台市襄都区大梁庄乡卫生院,参与抗疫志愿服务,跟随救护车接送被隔离人员、运送防疫物资、做核酸采样,被大家称作“逆行新娘”。

  跟随救护车往返于隔离点和定点医院,每接送一人她都要对车辆消毒,厚厚的隔离服和两层口罩丝毫挡不住消毒水的强烈刺鼻味。“虽然辛苦,但很有意义,抗疫有我是可以回忆一辈子的事。” 刁如霞说。

  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34岁的王振带领唐山市路北区韩城青年突击队志愿者180多人守护着76个卡口。时隔不到一年,他再次组织了3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冲锋在前的志愿者中不乏“00后”,他们也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活跃力量。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今年刚满20岁的何乙轩是一名护理健康专业学生,目前在唐山市路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组当志愿者,早上5点起、工作到半夜成了家常便饭。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褚梓淇采用以微信小程序分发问卷的统计方式,并通过社区公众号推送,同时将纸质版贴到每一个社区楼口,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便收到上百份居民信息。

  20岁的王佳斌是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大二学生。疫情发生后,他来到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尚璧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担任志愿者。

  卡口值守、电话随访、写公众号……在做好这些日常工作的同时,王佳斌发挥专业优势,利用PS、PR等软件制作了内容活泼的海报,并协助拍摄关于疫情防控返乡流程的短视频,用于防疫宣传。

  根据“志愿中国”信息系统数据,1月1日至28日,河北省共发动志愿者102335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4070230小时。(记者 杜一方)

  原标题:河北青年志愿者战“疫”一线见闻
责任编辑:黄雪莹 标签:战“疫”,志愿者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