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鼓乐齐鸣。在利川市都亭街道办事处前进社区群众文化广场,数百名村民在这里翩翩起舞。
利川市民政局着力基层政权建设治理,指导全市城乡社区充分发扬民主,实现治理出彩、自治出效、百姓满意的新局面。
自我监督
清廉村居保净土 近日,在利川市文斗镇高峰村,民主理财小组正在审核一次村财务收支情况。
据了解,该村通过民主推选,组建3人的民主理财小组,集中“把脉”村级财务。
村级财务记账时,由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和村主任签字方可入账,该小组每月审核一次村财务收支情况,每季度向村民代表会议汇报一次财务审核情况。
民主理财制度受到了全体村民的认可,该村也从未发生一起因财务管理混乱而造成的上访案件。
近年来,利川市民政局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督促基层监督落实。指导各村(社区)在村(居)委换届过程中同步推选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强化对村(居)务进行民主监督,严格落实“五务公开”和“四议两公开”,开展清廉建设。
自我教育
基层容貌换新颜 “爱国爱家、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如今,村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升。”文斗镇大坳村村支部书记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村里的村规民约。
近年来,利川市民政局始终强化基层教育指导,多次对村(居)委成员、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理论基础知识和社会工作专业素养培训,协同社工机构、村(居)委会开展多样化的政策法规进村居活动,开展积分制管理试点,将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居治理等纳入积分管理范畴,通过积分奖励兑换,引导村民参与治理。
自我服务
社会组织添活力 “《龙船调》的故乡柏杨坝,不是我王婆卖瓜自己夸,镇内风景美如画……”在柏杨坝镇响水村百姓大舞台上,“村花”正在演出节目。
“村花”遍地开的柏杨坝镇,充分发挥巾帼半边天作用,在各村(社区)组建“村花”志愿队,开展传授厨艺绝招、电商直播培训、扶弱济困救助等志愿活动,引导村民开展自我服务,构建自治体系“一盘棋”。
为提升基层治理专业化发展,利川市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爱满荆楚”“留守儿童关爱”“易迁点治理”等社会工作项目研发,引入专业社工组织协助城乡社区治理,通过建设社工站、服务困难群体、孵化本土组织,发展志愿服务,提振老百姓的精气神。
团堡镇晒田社区在康益社工机构的服务和指导下,组建了培风志愿服务队、白鸽志愿服务队和彩虹志愿服务队。项目开展半年多来,开展环境治理16起、矛盾纠纷调解12起、文艺活动15次。
自我发展
智能助力出新招 “这‘八月香’大米是我家自产的,没有农残,没有污染,米粒饱满,营养丰富……”在南坪乡南坪村社工站的直播间,“村花”正在直播。
如今,南坪乡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通过网络直播间,推广土特产品、手工编织艺术品,带动村民自我发展,走向富裕。
然而,这仅是利川市民政局引导村(社区)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创新的一个缩影。
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和服务工作,对体量庞大、返乡人员分散的东城街道关东社区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加强返乡人员管理和方便居民出行,该社区自主开发上线“关东人”微信小程序,筑牢疫情防控社区防线。
小程序具备“返乡人员报备、社区监测打卡、居家隔离打卡、疫苗接种登记、自助查询、特殊需求报备、政策法规宣传”七大功能。社区居民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进行实时报备登记,社区管理人员可通过后台直接导出相关数据,各项必要信息一目了然,如发现异常情况即可通过电话联系或上门服务。
利川市民政局通过全国基层治理信息系统对各村(社区)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进行赋码,指导各村(社区)将治理和信息系统有机统一,确保数据跑路代替百姓跑路,引导村(社区)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各类创新,实现自我发展新突破。(见习记者谭卓瑶 通讯员董玉明 冉凌燕 陈国能)
原标题:蹚出城乡社区治理新路子
责任编辑:刘腾腾 标签:社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