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四平市民政局以“强化建设、推动服务”为工作切入点,紧盯人员、阵地、功能三项建设,以“十有”推进社工站提质增能,合力打造一线为民服务阵地,通过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培育和支持,多点发力、立体运作,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和社会治理“最后一米”。目前,全市共完成55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和53个村(社区)社工室建设,为困难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已初步实现社工站常态化运行。
推进有措施。制订《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任务、建设思路、建设标准、服务内容、职责分工、实施步骤等内容,统一制定站点标识、管理制度,并将社工站建设纳入市政府绩效考评内容,保证社工站建设有遵循、有方向、有动力。
建设有标准。整合乡镇(街道)民政办、儿童之家、志愿服务站等现有阵地资源设立社工站,整合乡镇(街道)、城乡社区、民政事业单位公益岗位或聘用等现有人力资源,通过集中培训、考试认定等方式,促进现有服务人员转化为专业社工人才,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功能、有制度、有服务的“五有”标准,确保社工站建设“量质并举”。
服务有指引。制定《社工站服务清单指引》,围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社区治理、社会事务五个方面开展服务活动,社工站与社会救助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基层养老服务点等兜底民生服务平台融合共建,高效服务群众。
实施有目标。按照“市级建孵化基地、县级建社工总站、乡级建社工站、村级建社工室”的思路,建设县、乡、村(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民政服务能力。
培育有机构。发挥市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作用,为社会组织提供信息咨询、项目策划、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目前,已培育本土社工组织22家,其中有6家社会组织已承接服务项目,形成示范效应和品牌影响。
服务有队伍。大力培养社会工作者,全市有社工证人员已达到433人。通过建立四平慈善微信群,吸纳社会爱心人士,汇聚社工组织、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力量,已发展57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
保障有经费。利用慈善事业发展优势,借力推进,慈善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慈善资金以购买服务项目的形式支持社工站建设,利用慈善公益金和提取2%的社会救助金,累计筹措320余万元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活动有项目。设计实施“温馨关爱夕阳红”“点亮童心、相伴成长”“一老一小”等特色品牌项目,服务特困群体,得到社会认可。
联动有阵地。发挥社工站枢纽功能,联动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困境儿童帮扶、社会救助、为老助残等利民、便民服务直接下放至社工站,提升基层民政工作效能和服务效率。
评价有导向。以绩效评价激发社工站生机活力,制定社工站等级评估标准,重点围绕规范建设、专业运营、服务能力、服务成效等方面分三个等次进行绩效评价,并将结果作为社工人员评先评优的依据。对优秀的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等级评定时授予相应的等次,并优先承接服务项目,以公正奖惩推动社工服务高效开展。
责任编辑:崔凤霞 标签:吉林,社区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