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各级民政部门以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为方向,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完善岗位设置,培育社会工作机构,推动政府购买服务,采取重点突破的方式,不断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
探索“1+X”主题模式。昆明市着眼本地实际,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行一站一策、因站施策。 “1”是以村(社区)服务为基础,“X”是根据实际需求围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保护、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社会事务、志愿服务等主题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积极培育发展兴趣爱好类、生活服务类、居民互助类、志愿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微创投”“提案大赛”等形式,引导居民关心社区公共事务,激发参与意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营造与邻为善、守望互助的良好社区氛围。
发挥两个载体作用。昆明市深入推进校园社工站和社区社工站建设,发挥各级社工站作为枢纽平台在资源联动与整合方面的功能,创新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方式,形成“慈善牵头+超市运营+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社工站运营、多元化资金筹集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社工站162个、校园社工站11个。
聚焦民政“三基”职责。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发挥社工站功能作用。把空巢老人、低保对象、留守儿童作为服务重点,分类提供个性化、多元化、专业化服务,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度和温度。推进品牌建设工作。实施“七彩童行”社会工作服务品牌项目,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儿童救助和支持体系,有效带动辖区内社工站项目规范化、服务专业化,提升社会工作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认知度。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工站建设,有效链接社会公益慈善资源,不断拓展其他领域社会工作服务。
搭建四级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确保上下贯通、高效协同。在市级层面,成立社工站督导中心,采取“行政督导+专业督导”模式,对全市社工站政策宣讲、资源整合、资金使用、运营规范、服务提升、项目成效等开展督导;在县级层面,成立社会工作服务孵化中心或社工总站,培育本地社工服务机构和社工人才,统筹指导社工站规范有序运营;在乡(镇)级层面,借助社工站平台,整合社会资源,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个案救助、困难帮扶、居家照料等专业服务,补缺专业服务短板;在村(社区)级层面,收集居民需求,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社区志愿者,整合社区慈善资源,引导社区居民向困难群众开展自助互助,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坚持“五化”打造亮点。坚持站点建设一体化。全市统一采用“事务性岗位+专业服务岗位”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长效服务,统一规范社工站运行流程、服务内容、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志愿者管理、服务场所使用等制度。坚持人才队伍专业化,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工作程序规范化。制定出台《昆明市社工站运营服务手册》《昆明市社工站督导服务手册》《昆明市“慈善超市+社工站”联合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出台《昆明市乡镇(街道)社工站管理与服务规范》。坚持资金保障多元化。积极争取专项资金4921万元,实施社会服务及社会救助类项目369个,涉及1200个村(社区),受益群众28万人次。坚持服务群众精细化。在实现服务对象兜底保障的同时,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变单一型的物质救助为多元化专业支撑,推动服务由普惠式、粗放型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变。
责任编辑:罗婷 标签:云南,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