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随着越来越多市民的加入——
南京注册志愿者已超300万人 培育组织,面向居民开展健身操、柔力球、太极等各类健身服务;组建跑团,关注社区健康、促进邻里交流、传播马拉松文化;公益直播,健身瑜伽帮助学员和群众缓解因为疫情带来的焦虑情绪……
今天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主题为“科学健身·志愿服务伴你行”。
南京一些公益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把全民健康理念、科学健身指导、科学健身技能等送到群众身边,助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场景:志愿者进社区,指导科学健身
全民健身,社区无疑是主阵地。志愿者进社区,让群众健身更科学,这样的生动场景在南京处处可见。
场景一:社区有了十余支健身团队
在鼓楼区江东街道睿城社区,有一群志愿者服务团队,面向居民开展健身操、柔力球、太极等各类健身服务。
健身操队鲁素兰老师每周三对学员进行指导教学,服务居民400余人。同时,她带领团队走进街道、社区,走进玄武湖、下圩河,将健身运动融入志愿环保行动中,开展了多次“护河”环保行动。
柔力球队张小惠老师,作为志愿者积极带领社区居民进行柔力球学习,已经培训了12期学员、200余人,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如“酷暑温情·清凉一夏”活动为环卫工人和高龄老人送清凉,用健康理念影响周围的人。
睿城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5年以来,该社区通过惠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培育,已经形成十余支健身团队。
场景二:跑出最美公益路
每周定期约跑刷江,定期组织跑步沙龙分享会,组团征战国内各大马拉松赛事……在建邺区双闸街道江湾社区,江豚湾湾酷跑团常年活跃在南京奥体滨江公园一带。
作为华东地区规模第一的社区跑团,江豚湾湾酷跑团已经成为江湾社区乃至全南京的一张名片。目前,该跑团成员超过500人,有企业家,有文艺工作者,还有全职妈妈。江豚湾湾酷跑俱乐部理事长孙海介绍,成立6年来,江豚湾湾完成了四个阶段的蝶变:从“一个人孤独的傻跑”到“一群人科学的智跑”到“不断参赛,快乐地跑”,再到“投身公益,为爱奔跑”。
记者了解到,除跑步外,江豚湾湾酷跑俱乐部还以“为爱豚飞”为主题,组织团员举办各种公益活动,援助云南保山贫困地区小学、关爱社会困难群体、参与国家珍稀动物江豚的保护活动,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场景三:免费线上瑜伽公开课
近日,栖霞区瑜伽运动协会20位瑜伽老师注册成为栖霞区时间银行团体志愿者,每人每周平均提供志愿服务2小时。疫情期间,该协会响应号召,加入栖霞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服务中心,深耕社区志愿者队伍,李莉、许春天、龙园三位老师在抖音等直播平台为居家隔离的居民免费开设线上公益瑜伽课,居民在家也能跟着练。
“我希望通过健身瑜伽公益志愿服务,帮助学员缓解因为疫情带来的焦虑情绪,并增强身体抵抗力。”龙园说。
时间银行志愿者、栖霞区瑜伽运动协会黄金华老师表示,瑜伽运动是一项修身、修心的运动,不仅适合年轻人,也很符合老人的锻炼需求。
栖霞区瑜伽运动协会负责人表示,作为全省首家区一级瑜伽运动协会,他们将继续开展和组织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数字:注册志愿者约311万人,体育类志愿服务受青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南京市民加入志愿者队伍。社区、纪念馆、养老机构、工地、居民家中……志愿者无处不在。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志愿服务精神,生动描绘文明南京、志愿之城的精神底色。
根据“江苏志愿服务网”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最新显示,南京现有注册志愿者约311万人、注册志愿队伍11500个。其中,依法登记并经身份标识的志愿服务组织超千家。
记者了解到,早在1993年,南京就推出了志愿者行动;2005年,《南京市志愿服务条例》颁布,南京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对志愿者行动立法的省会城市;2011年,首届南京志愿者大会召开……
去年,《江苏省志愿服务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明确我省将“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可以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考察内容。”同时,强化志愿服务组织的孵化培育。
志愿服务有了新“方案”,如何适应? 今年以来,南京开展了“博爱金陵,志愿在线”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分批次进行政策法规解读和信息系统操作培训,开展了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工作。
为实现全市志愿服务资源统一、汇聚、开放、共享,市民政局牵头开展全市统一志愿服务平台建设。
记者了解到,南京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和各个社会阶层,主要包括公务员、白领、大学生、留学生、医护人员、社会名人等。志愿者充分发挥他们的特色和专长,各尽其能,让爱心积聚更大的能量。
体育类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快,容易受居民青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体育类组织基本每个社区都有,其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全年,突出示范性、公益性,线上线下整体推进,通过线上在线课堂、科普讲座、知识竞赛,线下体质监测、健康咨询、健身大讲堂、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推广普及科学健身方法,帮助群众增强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技能。
以鼓楼区乐苏方舟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在社区开展创新性的少儿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设计与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纲要”紧密结合,提高孩子学习能力、动手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尤其在户外探索类实践活动中,推出的亲子露营、无线电测向、户外主题徒步穿越等体育类活动深受喜欢,每次活动名额基本“秒光”。这些活动有利于亲子家庭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开拓视野、增强体质,有助于孩子平稳过渡叛逆期,还让社区邻里关系更易融和,增加社区归属感。
变化:志愿服务从单一性向系统性转变,体育类社会组织走在前 目前,南京志愿服务已从单一性向系统性转变,从以青年人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从助贫帮困向“五个文明”全覆盖方向转变。
记者了解到,在市体育局、市文明办、市民政局等部门多年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南京一些体育类的社会组织,志愿者更加追求有品位的生活和健康的身躯,乐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重视公益活动,大大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给志愿服务带来了一些新变化。
以体育为先锋,促进社区组织发展。 社区组织因其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广受群众欢迎,而体育由于其广泛参与性,在社区组织中影响较大。比如江豚湾湾体育俱乐部,通过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人走出家门,加入社区组织。该俱乐部从一开始的几十人逐渐壮大成几百人,成为华东最大的社区组织。他们的不断壮大也带动了社区其他组织的发展,增强了社区组织的活力。
以体育为契机,促进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往,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人们以体育为契机,互相结识,改善人际关系,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赵胜豪 标签: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