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天津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 加强志愿服务 提升治理效能

时间:2023-01-04 来源:人民日报
  寒风起,气温骤降。拿着新买的绿色棉坎肩,裘孝英来到85岁的独居老人张嘉庆家。“合身又暖和。”老人试穿后连声道谢。

  “您老喜欢就好。”说着话,裘孝英径直走进厨房、卫生间、卧室,逐个摸了摸暖气片的温度,随后挨着床边坐下,陪老人聊天。

  卧室床头柜上,一张卡片上醒目地打印着两个手机号码,分别是裘孝英和她丈夫杨建华的。他俩都是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志愿者,十几年来,夫妇俩从帮助对门邻居到帮助多名老人,再到成立“温馨家园”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队,爱心奉献不停歇。

  朝阳里社区是全国首个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发祥地。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朝阳里社区考察调研时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苗苗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党建引领,整合力量资源,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促进社区志愿服务提质升级,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党员示范带动,“红色小巷管家”扎根社区

  今年70岁的裘孝英和老伴杨建华都是党员志愿者。在朝阳里社区,他们被居民亲切地称作“红色小巷管家”。

  “2020年,我们选了近60名熟悉社区环境、热心楼门事务的党员志愿者,成立了红色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队。”苗苗说,“红色小巷管家”编入社区六大网格15个微网格,在各项志愿服务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朝阳里社区,邻里有事,志愿者帮忙,是延续了30多年的传统。“服务项目在变,服务本色不变,基层党建始终发挥了引领作用。”苗苗说,社区从30多年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实践中,提炼了“125”工作法,其中的“1”便是“党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依托“红色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项目,朝阳里社区党委还建立了“红色N对一”帮扶机制,党员志愿者和网格员、楼门长等一起,与社区里的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居民结对,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张嘉庆是杨建华、裘孝英夫妇的结对帮扶对象之一。“客厅灯不亮了,卫生间水龙头漏水了,都是老杨过来帮忙修。”张嘉庆很感激,也想为别人做点什么,“我不会修理东西,但还能打打电话、串串门,关心邻居。比如早上看看窗帘拉没拉开,晚上看看屋里的灯亮没亮,也为关爱空巢老人出一份力。”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张嘉庆跟着裘孝英一起做志愿者。裘孝英老两口牵头成立的“温馨家园”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队,成员从2018年的4人增加到现在的11人。4年来,他们帮老人买药、送饭、交水电费,陪老人过节,服务老人近500人次。

  搭建服务平台,七成以上居民成为志愿者

  周日下午,齐达昌的义务理发点又迎来一名老年顾客。“这两三年,多亏了您,让我们理发不愁。”理完发,社区居民董志远在一个本子上登记了姓名和时间。

  齐达昌说:“这是义务理发的志愿服务记录本。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这个本子很有用,我能知道下次大概什么时间该去谁家理发了。”

  齐达昌今年80岁,走路沉稳,声音洪亮,丝毫看不出他是一名癌症患者。三四年前,齐达昌因患病而变得消沉。“社区成立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您也参加吧。”苗苗前来看望时鼓励他。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齐达昌走进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看到一个个老伙计都在发挥特长为居民服务,他很受触动。没过几天,齐达昌就置办了工具,在社区支持下设立了义务理发点。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上门服务。“不少老人硬要塞钱给东西表示感谢,这哪能要啊。”齐达昌说,“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成就感。”

  “建一支志愿服务队,就是搭一个平台,让有意愿的居民在这里发光发热,让有困难有需要的从中得到帮助。”苗苗说,目前,朝阳里社区成立了38支志愿服务队,有注册志愿者3771人,占常住人口的七成,年均开展志愿服务5600件次。

  打造公益宣传教育基地,探索专业化公益模式,举办“公益集市”活动,建立“公益基金”……这些年,朝阳里社区多策并举促进公益事业发展。

  得知在“公益集市”上可以拍卖物品,收益由社区统一捐助给希望小学,会手工的齐达昌有了新想法。他得空就在蛋壳上画花鸟、山水,把葫芦雕刻成不同形状……当齐达昌把这些手工艺品拿到“公益集市”拍卖时,爱心企业、共建单位和居民都喜欢,很快购买一空。

  摸准居民需求,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卧室床上铺着防褥疮床垫,床边安装了倒U形扶手,卫生间地面铺上防滑垫,淋浴花洒下安置了可折叠坐浴椅,马桶两侧各有一个橙黄色扶手……走进80岁的居民柴志华家,房间里的适老化改造,让人印象深刻。

  “多亏了小宋,要不然哪能这么方便。”柴志华口中的小宋,是住在同一楼栋的宋忠义。

  宋忠义是与柴志华“结对子”的志愿者,隔几天就到柴志华家里看一看,帮帮忙。几年前,柴志华不小心摔了一跤,腿受了伤。有次聊天,他不好意思地告诉宋忠义,自己好几天没洗澡了。宋忠义马上意识到,小区建得早,卫生间门槛比客厅高出30厘米,柴大爷现在不能抬腿,如厕、洗澡都是问题。

  宋忠义把问题反映到社区。经社区与街道、区民政局协调对接,没过多久,施工人员上门,将柴志华家卫生间的门槛“起平了”,还对卧室、通道、厨房、卫生间实施了适老化改造。至今,朝阳里社区已有32户符合条件的老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咱社区考察时指出,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苗苗说,“我们注重发挥好志愿者的作用,摸准居民的需求,更好为群众服务。”

  苗苗介绍,2019年,朝阳里社区制定了精准化精细化为民服务工作制度,细化社区为民服务工作台账。“精准服务的前提是精准问需。”苗苗说,社区每年年初都要组织开展一次全覆盖式入户问卷调查,“今年花了5天时间,共收回2197份问卷,征集到十类44项需求。”

  “社区常住居民2030户,共有楼门165个。每年的入户调研,社区志愿者都帮了大忙,如果单靠社区十几名工作人员,短短几天很难完成。”苗苗说,从了解居民需求到满足实现需求,全过程都有志愿者的身影。

  “对于社区共性问题,我们由社区党委接单、派单,依托‘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合力解决。”苗苗介绍,“对于居民日常个性化问题,则由‘红色小巷管家’等志愿者接单、派单,社区协调各方力量解决。”

  目前,居民愿望清单中的44项已完成42项。苗苗说:“我们将继续探索常态化精准化志愿服务机制,将志愿服务更好融入社区治理,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崔凤霞 标签:天津,志愿服务,社会治理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