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身穿红马甲,在社区楼栋、大街小巷、公交站、广场、公园等场所,传播党的声音、参与治安巡逻、开展邻里守望、服务居民群众,播撒凡人善举的种子,传承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让“文明之花”在社区常开不败。
从扶贫救困到心理关爱,从吃饭就医到文化娱乐,各具特色的志愿者队伍,像一支支火把,给百步亭人送去爱的暖流;像一股股清泉,滋润着百步亭人的心田;像一个个音符,共同谱写百步亭人奉献的乐章。红马甲,百步亭社区最靓丽的风景;红马甲,百步亭人最自豪的标识。
290多支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社区 “咱们爱心餐吧办得好,符合我们老年人的胃口,关键是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吃饭问题,实在太方便了。”3月4日,11点不到,景兰苑68岁的林爹爹拎着两个餐盒来到爱心餐吧,志愿者们熟练地为他装好两份饭菜。
“今天的菜符合老伴的口味,他们特意多打了一些。”社区志愿者刘久元发现很多高龄老人、残疾人不方便自己做饭,便牵头办起“爱心餐吧”,解决社区老年人的午餐难题。自“爱心餐吧”正式运营以来,每天有两到三名志愿者协助做好饭菜,15名志愿者一周内义务轮流当班。每天中午,“爱心餐吧”供应两荤一素一汤,居民可到餐吧就餐,或者电话订餐,每顿饭只要10元钱。针对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及残疾人,志愿者还会专门分片送餐上门,餐具由老人和残疾人自己提供。
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百步亭成立了290多支志愿服务队,4万多名社区志愿者常年活跃在社区居民身边,让空巢老人身边有了儿女,让残疾居民身边有了亲人,让困难家庭身边有了帮手。社区志愿者人数占全部居民的31%,其中有3人荣获全国优秀志愿者,1支志愿服务队获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探索建立志愿服务回馈奖励机制 “只要有时间,我每天都会来做两小时的志愿服务。”安居苑志愿者刘阿姨说,“我们的志愿服务时间也会自动存入‘时间银行’,如今我的志愿服务时长已经达到620个小时。”随后刘阿姨拿出一本“志愿者证”,上面记录着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日期、内容、服务对象、时长等等。
在百步亭社区,每名注册志愿者都会有一本“志愿者证”。志愿者通过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时长存进“银行”,所储存时间按小时1分可换算成积分,积分达到一定额度,可以获得物质或精神奖励。社区每年还对优秀志愿服务队伍和个人授牌表彰,按照志愿者服务质效及志愿者服务累计时长满100、300、600、1000、1500小时,分一、二、三、四、五个星级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评定,让“做好事、当好人、存好心、得好报”的观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被评定为三星级志愿者的刘阿姨说:“我们做志愿服务不是为了求利益、图回报,但这种形式的表彰也确实让我们的志愿服务有自豪感和荣誉感。”
在百步亭社区,“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成为一种风尚,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越来越高。“为促进社区志愿服务蓬勃开展,我们不断探索建立如时间银行、星级评定、评选表彰等多种途径的回馈奖励机制,希望通过回馈奖励志愿者,营造和形成‘好人有好报’‘好人有幸福’的良好氛围。”百步亭社区党委书记王波说。
让志愿服务薪火传承 “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牢记使命勇向前……”3月4日上午,百步亭社区悦秀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居民正在紧张排练,铿锵有力的歌声表达着百步亭人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悦秀苑党总支书记田欢介绍,这首宣扬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说唱歌曲《高举党旗,奋进新征程》,源自志愿者“老带新”碰撞出的神奇火花。“我们苑区的注册志愿者有1000多名,其中既有‘光荣入党50年’的老党员,也有邵剑昭、杨晨曦等一批‘90后’‘00后’的进步青年。”老党员研习二十大报告、勾画出金句,青年志愿者打磨DEMO、反复彩排,最后出炉的成品得到居民一致赞扬。
除了“老带新”,还有“青助老”。作为“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一员,青年志愿者邵剑昭和苑区5位老人结成对子、邻里守望。这样守望相助的志愿服务已经持续了4年。
2022年,悦秀苑居委会发起“小水珠”五个一关爱行动,聚焦苑区困境儿童,践行“每学期订一份学生奶,每年陪过一次生日,每月开展一次趣味阅读,每季开展一次心理辅导,每年去一次户外游”五项服务内容。
活动开展后,“00后”志愿者杨晨曦,主动同“留守儿童”小悦(化名)结对,“大手拉小手”,共同进步成长。周末,返校回家的杨晨曦上门给小悦辅导功课、开展心理疏导,打开少年的“心有千千结”;逢天气晴好,二人还一同到武汉市图书馆、湖北省博物馆看书学习。经过一年的悉心陪伴,小悦性格开朗、成绩稳步提高,成为一名自信阳光的小小少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李姗)
责任编辑:李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