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弘扬志愿精神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6-19 来源:中国志愿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精神源于物质生活,会对物质生活产生能动的反作用。研究志愿精神,发掘其中蕴含的理论与实践力量,对于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核心。它形成于长期的志愿实践活动过程,是志愿服务意识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引领着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这为我们科学准确理解志愿精神提供了指引。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精神的内核,是我们理解志愿精神的关键。“奉献”,是志愿服务的本质要求。志愿服务是一种自发自愿、不计报酬的活动,这就要求志愿者必须具备乐于奉献的品格,如果志愿者总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志愿活动将无法开展,志愿精神也将不复存在。“友爱”,是志愿服务的价值追求,它是志愿活动中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的基础。志愿者从友爱的氛围中感受价值感和成就感,获得参与志愿活动的持久动力。服务对象则从志愿者的帮助和关爱中感受温暖、获得信心,不断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互助”,是志愿服务的实现方式。志愿活动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帮助、志愿者之间的协作、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影响,只有不断形成团结互助的氛围,志愿活动才能稳步推进。“进步”,是志愿服务的目标任务。志愿者通过志愿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服务对象也在获得帮助中取得自身进步的契机,使每个参与者通过志愿活动使自己变得更好,强化参与者投身志愿活动的诉求。

  志愿精神并非无本之木,而是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底蕴。志愿精神蕴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倡仁爱,孟子就曾说过:“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些内容都包含了友爱、互助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中也包含志愿精神的要素。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理解人,将人的本质规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对人的社会化本质的规定为奉献精神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国外进步公益理念同样包含着志愿精神的内容。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把志愿精神表述为“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这与我国的志愿精神具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志愿精神的重要源泉。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爱他人,扶贫济困,扶弱助残。雷锋精神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与志愿服务精神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志愿精神的引领下,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实名志愿者人数已超过2。3亿人,注册志愿服务团队数量达98万个,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规模不断壮大;《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志愿服务条例》相继出台,志愿服务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在志愿实践中,广大志愿者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志愿精神不断深入人心,逐步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志愿精神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表现。志愿精神作为人类的一种新的精神形式,蕴含于精神文明之中,推动精神文明实现高质量发展。

  志愿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但无论哪个层面,都是最为宏观、最为普遍的价值要求,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树立的价值准则。志愿精神首先是志愿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它相较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微观,是对志愿者群体的具体要求,而不直接作用于普通群众。其次,志愿精神相较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更高的价值标准,它要求人们在追求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追求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因此,志愿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补充,为社会中的优秀分子提供价值指引。

  精神文明具有提高凝聚力的重要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志愿精神在提高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志愿精神作为志愿者共同的精神追求,凝聚起志愿者群体,促进志愿者之间产生身份和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志愿者通过志愿活动将志愿精神实现出来,服务对象在获得帮助、感受社会温暖的同时,必然增强对社会和志愿精神的认同。同时,志愿精神能够将不同社会主体联系起来,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合力,优化各种资源在志愿活动中的配置,积极发挥志愿精神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精神文明,引领社会风尚。

  志愿精神具有教育引导功能。志愿服务的过程是志愿者和服务对象受教育的过程。志愿者在服务中提升了专业技能,升华了思想境界,获得了情绪价值,实现了从物质到精神的全方位提升。服务对象在受到服务、解决自身困难的同时,使“助人自助”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成为志愿者的一份子,完成服务对象与志愿者之间的身份转化。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力量,志愿精神正在迅速普及,不断将爱心传递下去。中央文明办主办“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宣传群众身边的“中国好人”;中央电视台推出纪录片《中国志愿者》,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中国文明网、中国志愿服务网、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官网等新媒体成为宣传志愿精神的重要阵地;天津运用“津云”融媒体平台,打造志愿服务网络信息系统,记录志愿服务信息,宣传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先进事迹,促进志愿服务教育引领功能落地见效。

  弘扬志愿精神重在抓落实

  弘扬志愿精神对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抓住志愿精神这个“牛鼻子”,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精神伟力。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他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在党中央精神的指引开展志愿活动,弘扬志愿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证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精神的红色本色。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补齐社会组织力量较弱的短板,注重基层党建在志愿服务组织中的作用。湖北武汉经开区湘口街道双塔社区是“党建+志愿”模式的先进典型。社区党委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激发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活力,切实担负起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让志愿精神真正走入社区群众心中。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实现志愿精神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我们要建立和完善各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部门负责的体制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要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招募制度,不断扩大志愿者规模,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志愿服务体系和精神风貌。要建立和完善志愿培训制度,满足志愿者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诉求,为社会培育更多具有丰富专业技能的志愿者,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需求。要建立和完善长效激励制度,通过物质和精神荣誉奖励、单位考核、服务回馈、税收补偿等方式,从制度激励层面保障志愿者权益,推动志愿服务行稳致远。

  三是推进理论创新。志愿服务理论是对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科学、系统总结,是志愿精神永葆生机的重要因素。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体系,明确中国志愿服务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党的创新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中国志愿服务模式相较于国外志愿服务的显著优势。要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发挥志愿服务理论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的交叉学科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学科。要加强学术平台搭建,不仅要在综合性学术刊物开设相关专栏和研究方向,刊发志愿服务理论成果。也要不断提升《中国志愿》《中国志愿服务研究》等优秀专业性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为志愿服务理论创新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四是完善技术支撑。运用数字治理成果,积极推进“互联网+”,提升志愿服务效率和参与度,强化志愿精神传播力和影响力。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打造志愿服务管理平台,提升跨部门协作能力,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效率。要加强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升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便捷性和积极性,通过数字化平台保障相关志愿服务制度落地见效。要加强志愿精神宣传,运用新媒体等手段提升志愿精神影响力,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凝聚、教育、引导功能,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时代新征程上,光荣的中国志愿者们必将在志愿精神的引领下,续写新的篇章。(作者:耿凡)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建设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