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陕西咸阳: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 为民惠民暖民心

时间:2023-09-21 来源:中国社区网
  为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打造群众身边温暖的家,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以“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建设为抓手,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党建、城市发展、基层治理、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紧密联系,找准需求点,延伸阵地服务,按15分钟生活半径有效整合辖区内的应急便民、公共资源和志愿服务,让居民在步行15分钟的距离内就能够获得便民服务、托幼扶老、心理咨询、母婴家政等志愿服务,坚持“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功打造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接地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和文明实践示范点,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走新”又“走心”,把菜单式的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不断延伸文明实践“神经末梢”。

  理论宣讲接地气 文明实践润民心

  “二十大,指航向,我们踔厉奋发更豪放;二十大,绘蓝图,我们勇毅前行干劲足……”一首高亢激昂的快板《擎旗奋进新时代》,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一首高亢激昂的歌曲《祖国是我永远的家》,将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
秦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三小三大”理论宣讲+文艺巡讲活动走进渭滨街道704社区活动现场。

  为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秦都区委宣传部专门印发《秦都区“三小三大”理论宣讲进基层活动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组建宣讲队伍,明确宣讲内容,创新开展以“小话题”反映“大主题”、“小故事”说明“大道理”、“小节目”体现“大寓意”的“三小三大”理论宣讲进基层活动,不断丰富宣讲内容和形式,努力做到既准确又生动、既解惑又解渴,真正让受众坐得住、听得懂、用得上、易消化。

  创新探索服务实 多种项目放异彩

  “李师傅,我打算理个发。”“好,你在家等着,我一会儿就到。”电话刚挂断,渭滨街道锦华社区便民服务点的李小艳,便匆匆整理好工具箱,为西橡东区腿脚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过去在外面摆摊风吹日晒,很不方便,现在街办提供场地,我们只需要给周边群众把服务搞好,简单挣个‘手艺费’,我觉得也挺不错的。”李师傅说。这样的上门服务在锦华社区,每天都有。
  渭滨街道锦华社区李小艳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剪发。

  据了解,咸阳市秦都区通过以场地引资源,以资源换服务的模式,探索“公益+服务”新模式,精心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构建完善的文明实践服务体系,既为身残志坚的手艺人提供创业场地,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又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用其所长为辖区困难群众提供爱心服务。扩展了辖区居民文明实践服务的幸福半径,把文明“种”进百姓心坎上。

  目前,秦都区已建成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0个,实践站154个,实践基地(点)38个。充分发掘本地专业人才,统筹整合文学艺术、教育服务、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等13类260余位人才资源,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渭滨街道锦华社区小滨工坊。

  文明实践有特色 辖区居民幸福多

  走进古渡街道光明社区骑士驿站,立刻就能感受到阵阵凉爽,站内桌椅板凳、饮水机、医疗箱、图书角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快递小哥邹晓东和他的同事正在这里歇脚。

  古渡街道充分整合辖区优质资源,通过“空间功能叠加、阵地资源共享”等方式,目前已建立14个社区微站点,方便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环卫工人等停靠歇脚。同时,这些微站点还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为更多的新业态群体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暖心服务。

外卖小哥在光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接受问卷调查。

  秦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精准开展经常性、面对面、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打造睦邻共治圈、文明实践示范圈、核心价值引领圈,努力构建守望相助、文明与共、其乐融融的生活共同体,大力提升社区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的努力,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实惠优质的服务。

  随着秦都区“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的形成,一个自成体系、便捷有序的文明实践阵地已初步成型,一幅立意深远、色彩丰富、生机勃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画卷正徐徐展开……(供稿:陕西省文明办 咸阳市文明办)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文明实践,为民服务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