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丰收社区“丰收书画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在暑期开展青少年书法公益培训。 一大早,志愿者睢素玲就赶到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工作人员和专业社工早已忙碌起来,小广场旁也挂起了横幅:“乐活计划 便民市集”——点亮暖冬助老行动。她连忙加入其中,摆桌椅、放道具、贴标识……上午10点,来自丰收书画苑志愿服务队、社区医院等队伍和单位的志愿者纷纷就位,送春联、磨刀、义诊、理发等摊位有序排开,社区居民上前,开始体验这场别开生面的“乐活集市”。
这场 “乐活集市” 是河南省焦作市民政服务总站联合市金蕊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针对老年群体组织的活动,在丰收社区党委的积极推动下最终落地。近年来,丰收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促进“邻里和睦、社区和谐”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邱阿姨爱心手工坊志愿服务队”“军徽闪耀志愿服务队”“丰收书画苑志愿服务队”“家园自治志愿服务队”等11支特色志愿服务团队,为实现“安全、文明、祥和”的社区目标不断奋斗。
在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定和街道丰收社区荣获“最佳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自治美”才是真的美 居民自治让社区“服务网”织得更密。“多亏楼道长及时赶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冬日的一天,丰收小区楼道长“王姐”在巡查时发现,一楼有个窗户正往外冒着浓烟!她冲下楼去,一边拨打119,一边大声呼喊提醒邻居们。原来,90多岁的李奶奶独自在家做饭不慎摔倒,引起一场小火灾,所幸火情被顺利扑灭,众人将李奶奶送往社区医院检查身体。“没想到离开一会儿就出了事,还好社区和大家把咱们家这特殊情况放在心上啊!”李奶奶的家人赶到医院后,感激地对“王姐”和邻居们说。社区独居老人一直是丰收社区“家园自治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巡查中重点关注、节假日陪聊生活、重要节日上门慰问……人手和时间从哪里来?答案在于充分动员居民、凝聚社区自治力量。
为织密基层管理系统,丰收社区搭建“楼院大网格-楼宇小网格-楼道微网格”三级网格体系。每个微网格不仅配备“一长两员”队伍(即楼栋长、信息员、保障员),还动员网格员、居民带头人成立“微管家自治联盟”和“家园自治志愿服务队”,形成“社区—网格—楼栋—居民”上下贯通的治理架构,统筹楼院长、楼院党群议事会、楼栋红管家、党员中心户237人融入网格工作体系,发挥网格工作队伍作用,激发居民参与小区自治热情,将基层 “末梢” 变为治理 “前哨”。
“老楼道长八十多了,我刚退休还年轻,接着楼道长的班,‘最美楼道’荣誉可不能丢!”丰收社区的一位楼道长徐师傅接过“最美楼道”授旗时说道。徐师傅退休后成为楼道长,小区内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不仅自己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还带动身边人一起参与。2024年,徐师傅看到居民楼边的“飞线充电”线路杂乱、接头暴露,与社区、物业一起联系安装充电桩,为小区居民的电动车充电问题解决了安全隐患。丰收社区通过“最美楼道”“最美丰收人”等评选活动,提高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由楼道长等志愿者引导居民参与到小区的建设治理中来,提升居民自我管理和服务水平,形成社区治理的新局面,通过“众人拾柴火焰高”实现“自治美、环境美、邻里美、和谐美”。
老有所养 亦有所乐 “我本身就喜欢做手工,和大家一起做,从分享中获得一份快乐,捐赠给有需要的人,再获得一份快乐,我想这就是‘老有所乐’的生活。”丰收社区居民邱英梅说。最初,她和社区内几个爱好手工的阿姨们一起为辖区老年人做手工布拖鞋,组成“邱阿姨爱心手工坊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手工坊志愿队”)的雏形。从剪鞋样、下布料到上鞋,每一道工序,她们都做得格外认真、仔细,在重阳节把这些结实耐用的拖鞋送到老人们手中。手工坊志愿队逐渐被居民们熟知,修改裤边、修理拉链,也不用出社区,都来到邱阿姨这里,边等待边和这些银龄志愿者们聊聊天,不少孩子和居民成为志愿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们将旧衣物、零碎布匹等材料收集起来,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手工制作了200多个“爱心环保小菜袋”,逐个分发到有需要的居民家中。“现在去菜市场,看到有人手上挎着咱们的环保小菜袋,就觉得非常亲切,大家搭个话,就成了一起买菜的‘菜搭子’。”手工坊志愿队的成员李阿姨说。
“从咱们社区小餐厅开门以来,我就认准这个‘小餐桌’了。”79岁的李素芳老人每天11点半准时出门,到丰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丰收小餐桌”用餐。每个周末,丰收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在居民助餐群里提前公布下周菜谱,老年人或其家人帮忙按周订餐,统一缴费。经过社区党群议事会、部分居民代表实地考察的配餐公司为社区提供营养健康餐,确保社区老年人“吃得放心”;社区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一同组成“爱心助餐团队”,为到现场就餐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餐上门。“非常感谢你们,我老伴儿年纪大了离不开人,送餐上门真是解决了我的老大难!”已经在丰收社区居住了十多年的杜阿姨拉着志愿者的手感激地说。
2025年1月,丰收社区给“最美楼栋”楼道长和居民授予流动红旗。 在点滴生活中传承文化 志愿者们不仅是丰收社区的“治理小能手”,而且是社区的“门面担当”“宣传大使”,他们通过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让丰收社区志愿品牌被更多人熟知。
2025年春节前夕,“丰收书画苑志愿服务队”的十几名队员齐聚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挥毫泼墨书写春联与“福”字,赠予社区居民,为生活增添年味儿。这已经是志愿服务队的“年度活动”之一了。他们都是爱好书法、热心社区事务的退休老年居民。每年7、8月,“丰收书画苑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又变成社区“青少年暑期成长营”的书法绘画课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毛笔字和国画技艺。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社区重阳节文艺汇演在传统豫剧演唱中拉开帷幕。由爱好唱歌跳舞的居民们组成的“文体活动志愿队伍”,活跃在市区、街道、社区组织开展的重大节日汇演中。平时,他们又化身社区政策、生活通知的“宣传小喇叭”,把社区动向与居民反馈传播到合适的地方。
“解放军就是拿着这些落后的装备,用生命保护着我们的家园……”社区退役军人刘运亮老人是一名老兵,退休后,他与社区一起动员十几名退役军人组成“军徽闪耀志愿服务队”。在日常生活中,他每周到社区国防教育馆整理武器模型,擦拭灰尘,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战友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在“七一”“八一”重要节点,他就带领服务队的成员们,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红色宣讲。为做好服务,刘运亮“苦练内功”,翻阅大量历史资料、深入挖掘红色故事,针对不同听众群体,采取不同的讲述方式和内容,力求让故事吸引人心。“只要有人愿意听,我就愿意一直讲下去。”刘运亮说。据不完全统计,“军徽闪耀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已开展了180余场宣讲。
“志愿服务是丰收社区连接居民的桥梁,是凝聚社区‘自治力’的旗帜,更是传递温暖与正能量的纽带。”丰收社区负责人朱吾荣说。坚守服务初心,丰收社区用志愿服务培植邻里情谊、提升居民幸福感,让志愿精神在丰收社区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志愿服务,社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