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施治,把解决物业管理难题作为小区治理重点工程,通过严密组织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共建共治共享三大举措,全力推动全县各类小区蝶变为环境优美、邻里和睦、活力充沛、风尚良好的幸福温馨新家园。
夯实组织体系
筑牢小区治理“桥头堡” 建强治理“主心骨”。武胜县构建“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组织设置模式,依托小区(网格)建成党组织339个,其中,闭合式规范化单建党支部252个,网格党支部46个,联建网格片区党支部41个,成立业委会45个、物管会30个、自治小组378个,确保党的组织体系与工作触角延伸至小区治理的每一个角落。
配强党组织书记。按照“有能力带发展、有威望聚人心、有公心办实事、有热情干事业”的“四有”标准,配齐配强252个单建党支部书记,其中,退休干部39人、企业家26人、党员骨干87人。大力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推动19名业委会主任与小区党支部书记“一肩挑”,实现党组织领导与小区自治有机融合,提升治理决策效率。
建立协同机制。建立《武胜县小区党组织议事规则》,每季度组织住建、消防等职能部门和水电气、通讯等供应单位,商议解决老旧小区治理重大事项。推行“邻里议事会”“周二说事日”等邻里议事载体,定期与居民协商社区治理、小区事务、物业管理等事项,2025年以来召开议事协商会100余次,协调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230余件。
强化多元共治
凝聚小区治理“向心力” 联席机制破解治理“老大难”。武胜县建立健全小区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居民代表等协商共议小区公共管理事务,今年以来,各小区通过联席会议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0余起,有效打通了小区治理的堵点,提升问题解决效率。
多元参与丰富服务“供给侧”。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参与”模式,吸引8家社会组织入驻小区,为居民提供养老照护、文化活动策划、心理咨询疏导等多元化、专业化服务。迎宾社区打造老年食堂,凭借营养可口的餐食、贴心周到的服务,成为辖区老年人的幸福食堂。截至目前,该食堂已服务老年人120余名,不仅创新了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更用暖心服务守护了“夕阳红”。
“双报到”激活党员“行动力”。深化党员“双报到”机制,组织全县10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30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与社区党组织精准对接,主动融入小区治理。通过走访调研、设立“心愿墙”等方式,累计征集居民“微心愿”195件,目前已办结148件。
创新自治强基
激活小区治理“新动能” 自治管理标准化。制定《武胜县老旧小区自管会(楼栋自治组织)建设标准流程》,采取“党员+网格员+社区干部”一对一入户动员方式,引导居民转变观念,主动参与小区治理。通过精准动员,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显著提升,实现从“被动接受管理”到“主动参与治理”的转变。目前,全县已成立老旧小区自治组织393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格局初步形成。
服务保障优质化。指导有条件的自治小区设立“共有基金账户”,通过规范出租小区公共用房、停车位、广告位等公共资源,将所得收益全部纳入基金账户统一管理,并用于小区安防升级、公共设施维修、环境卫生整治等公共事务,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截至目前,全县自治小区已安装监控摄像头860余个、智能门禁98套,组建专业清洁队伍69支,基本实现小区基础服务全覆盖,居住环境持续改善。
居民公约科学化。小区党组织牵头,通过走访业主、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面掌握居民需求与治理诉求,搭建小区居民自治公约管理机制。邀请公益律师对公约内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核,确保公约符合法律法规与公序良俗。采取入户征求意见、线上投票等方式全覆盖收集居民建议,经2/3以上居民代表表决通过后,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小区“软法”。今年以来,依托自治公约成功解决矛盾纠纷360余起,居民满意度与幸福感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熊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