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委聚焦社区权责划分不清晰、村级后备力量选育用难等突出问题,以基层党建“书记领航”行动为抓手,把“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和“实施‘预任制’,提升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质效”作为“书记领航”项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南城县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领衔主抓明方向
构建雁阵发展新格局 “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树牢宗旨意识,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协同配合,打通政策落地、服务惠民的‘最后一米’。”南城县委书记在邓仙岭社区调研时强调。每次到基层调研,县委书记始终密切关注如何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以党建聚合力、破难题,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实效。
近年来,南城县始终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落实机制,县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先后6次深入县直单位、村、社区开展实地调研,现场解决小区停车难、村级后备力量培育难等重点问题12个,先后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县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等重要会议,专题听取“书记领航”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并开展调度部署,层层压实责任。同时,聚焦示范带动,对照“小切口、难度大、示范性强”原则,推动18个基层党(工)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围绕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村级后备力量建设等领域领题36个,探索建立“书记领航”行动“四个一”工作机制,通过年初制定项目实施清单、每月梳理项目进展、每季度调度工作开展、年终进行优秀项目评选,以全链条管理确保领航项目高位统筹、高位落实、高标准推进,形成领航项目“雁阵格局”。截至目前,南城县已常态化收集5次月度进展情况,召开2次专题推进会,并在“南城组工”平台对4个基层党(工)委领航项目阶段性成效进行专题展示。
领题破难纾民困
激活基层治理新效能 “以前社区想解决楼下餐馆油烟扰民问题,得挨个跑环保、市场监管、城管好几个部门,半个月进展甚微。现在街乡一‘吹哨’,相关部门联合上门整改,3天就解决问题了!”城西路社区居民王桂兰的感慨,道出了基层治理的显著变化。南城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深化前,不少地区存在街乡“有责无权”、部门“有权无责”的困境。
问题在一线发现,改革向痛点发力。南城县委书记聚焦街乡治理资源聚不起来、治理力量沉不下去等难题,召开3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会议,强化统筹协调,完善联系机制,推动形成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突出共建共治,持续深入开展睦邻议事会和“城事有我 请你来讲”有价值社情民意征集活动,常态化收集群众意见诉求,分类梳理民生痛点、治理堵点,尽快办理、及时反馈,形成“收集—交办—督办—反馈”闭环机制,推动群众、社区与县直单位精准对接,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跟踪、件件有回音”。截至目前,已举办睦邻议事会64场次,协商解决小区停车、飞线充电等问题210余个,累计评选出243条有价值社情民意,共奖励5400元,切实提升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热情。同时,为推动在职党员干部融入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县委书记点题开展“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推动在职党员干部变身政策法规宣传员、小区治理参谋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截至目前,已集中开展5次社区报到,推动14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帮助解决群众诉求3200余个。
领航育才强根基
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 “以前村里想搞大棚种植,可是没有懂技术的人员。现在不一样了,村里的后备干部小李,不仅带着大伙建起了示范棚,还请来专家给大家开展培训,这两年的收成好多了。”河东村村民刘福贵的赞叹,映照着村级后备力量建设的成效。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南城县委书记聚焦乡村人才流失、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难等突出问题,召开全县乡镇党委书记座谈会,推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持续落实县级领导干部、组织部科级干部“两挂一联”机制,以本土大学毕业生、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村级后备力量摸底排查,实行“村级推荐、乡镇审定、县级备案”机制,对村“两委”干部空缺问题,全面落实《关于实施“预任制”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的工作方案》,对后备力量进行“预任制”管理,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截至目前,共储备村级后备力量486名,实施“预任制”管理103名,其中预任村党组织书记31人。同时,为加强预任村干部综合能力,县委书记部署开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揭榜领题”行动,将产业发展、征地拆迁、信访维稳、防汛抗旱等重点任务“挂榜”,组织“预任制”干部结合专长“揭榜”,每季度对其领题事项进行考核,实现动态跟踪管理,确保领题有为、破题见效。截至目前,全县103名预任干部累计“揭榜”160余个,已完成“榜单”90余个。
责任编辑:熊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