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上海:“曾经诊室等病人,如今社区找居民”

时间:2019-01-07 来源:解放日报

  看病难、看病贵诊疗顽疾,是否有方法破解?在上海,超过600万居民有了最佳选择——签约“1+1+1”家庭医生。
  上海自2014年创新探索“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即居民选择1家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居民通过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确保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职责到位。二三级医院针对社区推行“两个50%”,即包括知名专家在内的门诊预约号源50%、预约开放前的50%时段,优先向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开放。政策红利辅助下,全市居民“用脚投票”:已签约居民72%在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其中在签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就诊高达50%。
  预约转诊提升就医获得感
  从管理单个疾病,到管理居民健康,家庭医生真正实现了“看病看人”的探索。家住松江区新桥镇的张金英已是古稀之年,她对家庭医生有最实际的感触,“我的家庭医生是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程志英,只要有身体不适,我总是第一个找程医生。”张奶奶患有糖尿病、咽喉囊肿,曾经一度瘦到45公斤。程志英为她量身定制降糖计划,咽喉囊肿则通过绿色通道转诊至松江区中心医院,经过规范治疗后,老人恢复健康。
  “1+1+1”组合医疗签约,搭建了合理分级诊疗制度,实现预约转诊大幅提升居民就医获得感。截至去年8月数据,预约优先转诊服务已接入38家市级医院、7700余名专科医生,每月有充足的门诊号源优先预留给家庭医生。
  作为上海8000余名全科医生之一,程志英深深感受到近年来自己角色的转变,“曾经坐在诊室等病人,如今前往社区找居民”。迄今,她将已签约的2300余户家庭健康档案逐一理顺、随访,管辖的居民统统纳入健康管理。来自社区的天然亲近感与便利性,为家庭医生积攒大量人气。调查显示,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最受60岁以上老年人欢迎,测评满意度高达90.74。36至59岁人群满意度为89.08,18至35岁满意度为84.66。
  延伸处方改善就诊便利性
  想要让居民心甘情愿首诊选择家庭医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说,赋予家庭医生可充分调动的卫生资源,构建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方可使家庭医生成为居民健康、卫生资源与卫生费用的“守门人”。一项调查显示,72.8%的受访者表示签约主因是“优先就诊的便利性”,其次是医保优惠政策(社区门诊诊查费减免)、便捷配药、优先就诊。这其中,打通配药最后一公里的“延伸处方”成为最受欢迎的亮点之一。
  所谓延伸处方是经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的签约居民,再回社区就诊时,可延用上级医院专科医生开具处方,通过第三方物流免费配送至社区。作为上海社区卫生改革的一大创新举措,延伸处方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就诊便利。家住闵行的周老伯过去常年往返于大医院挂号、配药,自去年起,老人在家门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可享受“延伸处方”服务,甚觉便捷,“大医院的药直送到社区,供应商再直接送到我家,社区有了家庭医生,省了我和家人多少精力啊!”
  根据社区全样本调查数据来看,上海基本药物范围可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的基本用药需求。市卫生健康委同时鼓励各区探索多种形式,帮助签约居民合理用药需求在家庭医生处得到基本满足。截止去年8月,全市已开具“延伸处方”173万张,涉及金额3.6亿元,原先前往上级医院单纯配药的稳定期慢病患者人数明显减少。
  签约延展至在职白领人群
  600万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中,一个群体尤为亮眼——在职白领人群。在白领集聚的凌空SOHO,每周三上午均有家庭医生坐诊。长宁区的探索也是全国首创,以中老年人为核心人群逐步覆盖全人群,从看慢性病、常见病到实现全程健康管理。
  家庭医生对接白领人群,源于解决实际问题。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毕芳芳说,凌空SOHO上班族众多,但相关医疗保健一直有盲点。两年多前,长宁区卫生健康委探索由家庭医生填补相关空白。“内容要符合白领实际需求,形式也要让白领接受”,为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尝试开展“白领医小时”项目,选择白领需要的全科保健、针灸推拿等服务,走进商务楼宇;随后实行驻点,为白领及其全家提供健康服务。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对接人群的不断外延,不但拓展了家庭医生的服务范畴,更为家庭医生多点执业搭建平台,为接下来的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奠定基础。(记者 顾泳)
  原标题:“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后,上海超600万居民有了家庭医生
  “曾经诊室等病人,如今社区找居民”

责任编辑:邹祖云 标签:上海,社区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