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16个单位联合评选的2018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示。福建省有4名个人、5个组织、4个项目、5个社区入围,其中黄以孟、陈霞、省图书馆志愿服务队、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等赫然在榜。
“最美志愿者”黄以孟是福建省福州市师大社区志愿服务队文明宣讲志愿者,退休25年坚持退岗不退休,积极投身社区建设,75岁高龄自费创办社区《党员宣传栏》黑板报,义务向社区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分享养生保健知识,倡导文明新风,积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黑板报总编”。 黄以孟常说“我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这个身份没有退休的一天”。
陈霞是福州红十字义工服务团团长,从2006年开始参加志愿服务至今,十年公益,不忘初心,参与组织策划上千场的公益活动,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近9千小时。
无论是志愿者个体,还是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区,都已成为福州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如今,在引以为傲的十大城市名片之外,一张新福州的最美名片正熠熠生辉,散发出城市文明之光的魅力,那就是蓬勃发展的福州市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市民参与文明创建的鲜活载体和建设美丽福州的助推器。
可爱的志愿者,遍布福州城市大街小巷。
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公共场所。每天,和阳光一道出现在南后街的,是戴着小红帽的志愿者微笑,他们躬身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来到三坊七巷,他们是福州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福州城市的文明和美好,散落在三坊七巷的每一个角落,同样也写在每一位志愿者的笑脸上。街头、公园、地铁站、图书馆……在福州,但凡是公共场所,任何一个角落都少不了头戴红帽身着统一制服的志愿者们。公共场所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精神特质的窗口。志愿者们通过热情和知识,通过讲解导览,可以在游客、观众和城市之间搭建起一座精神桥梁,让街道的七拐八弯在“路盲路痴”那里也变得容易找寻,让公园的堤岸花道在观光游客的脚下也变得安全干净,让地铁站的进出上下在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生活中也变得馨香温暖,让收藏排列在图书馆和博物馆里的书籍文物美起来、活起来。
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街道路口。文明交通是城市的一张名片。福州市委文明办牵头组织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服务活动,在重点交通路口,志愿者对不文明交通行为开展耐心劝导,热心为往来市民和游客指路,受到广大好评。地铁1号线运行,一群熟悉的“红马甲”活跃在地铁站的售票区、闸机旁、扶梯口、站台上,他们是来自社区、文明单位、高校的志愿者,他们陪同老人进出站,他们手把手指导市民购票,市民称赞他们为“地铁微笑名片”。
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每一次大赛现场。福州这几年不断举办各类大赛,首届青运会、国际马拉松赛、沙滩排球赛、国际龙舟赛,今年还将要举办举重世界杯赛。在每一次重大赛事举办期间,无论是赛场内,还是全市的街道边,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让福州市的赛事运作高效而文明。擦亮志愿服务名片,同时就是亮出福州的“国际范儿”。
作为榕城流动的风景,志愿者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福建省首家志愿服务孵化基地、福州市首家志愿服务培训基地、福建省首家爱心银行、福建省首个自闭症儿童合唱团之家、“助力新福州 建功新时代”志愿服务行动,1500辆“高考直通车”如期吹响爱心送考集结号。还有数不清的爱心茶摊,分布在全市的茶叶店、超市、药企、餐饮店、工地……每天为成千上万名市民供应“爱心茶”,在寒冷的冬日提供温暖,在炎热的夏天接续清凉。
对志愿者们来说,每一个人,他的形象,他的行动,都代表着城市的文明程度,也代表着福州市蓬勃发展的生机和精气神,一个小小的志愿服务举动,背后都有着一股充沛的爱城市、爱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正是基于这种深厚的文化情感,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到公共设施担当志愿者,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也有西装革履的白领;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在贡献知识、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就和满足。
志愿服务活动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形式,这是一种公民精神,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某种程度上,这一无偿的公益性活动,代表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是奉献精神、利他主义的体现。在中国,这一群体近年来正在悄然壮大。据统计,截至去年底,中国的注册志愿者已经过亿。加上数量庞大的未注册志愿者,志愿者的总体数量已经蔚为可观。无论是救灾抢险还是扶弱助残,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环境保护、社区建设,在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可以说,志愿者精神是让社会产生凝聚力的有机力量,是抵御冷漠风气、抵抗“文明孤岛”的友爱之光。全社会都应该弘扬和鼓励志愿者精神,发挥好、涵养好志愿者精神,使这份友爱之光照亮周遭,让人们在感受到志愿者服务的同时,激发整个社会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
原标题:志愿服务激发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责任编辑:孔峤峤 标签:志愿服务,激发,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