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如何让全民参与垃圾综合处理?如何应用新技术精细化、智能化地进行垃圾分类?本版从今天起推出“社会治理在身边·垃圾分类新时尚”系列报道,分别介绍城市、农村、景区开展垃圾分类的故事,提供借鉴。
早晨9点,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上航新村,年过七旬的顾林娣拎着3袋垃圾,来到小区垃圾箱房。
厨余垃圾拆袋后倒入棕色的湿垃圾桶,其他垃圾投入黑色的干垃圾桶,报纸和饮料瓶投入蓝色可回收垃圾桶。顾阿姨投完垃圾,穿着绿马甲的志愿者接过她的“绿色账户卡”,为她刷卡积分。账户积分通过网络即时传到后台系统,攒到一定分数,就可兑换米面油等奖品。
被问到垃圾分类“烦不烦,难不难”,顾阿姨笑答:“不嫌烦。垃圾分类之后,小区环境确实比以前干净多了,很值得。现在,家里备了三四个垃圾桶,出门前就分好了。”
啃硬骨头,实施“美加净”变身计划 2018年4月,上海出台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居民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可是在上航新村搞试点时,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支持率只有30%。
在小区实行垃圾分类的第一天,志愿者老张就差点跟老乡起冲突。平时跟自己关系不错的老乡,拿着混装垃圾,习惯性地随手一扔。老张指着不同颜色的垃圾箱,教对方怎么分类投放,老乡翻了脸:“在这儿分好了,到后头还不是混在一起?”
上航居民区共有5个独立小区,包括售后公房、商品房、外销房、别墅和部队小区等不同产权类型,常住人口2118人,外来人口1050人,人员构成和物业管理各不相同。工作不好做,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源却态度坚决:“就是要在反对声最大的地方搞试点,把硬骨头啃下来。”
街道工作人员分析,居民的抵触,一半是借口,是怕麻烦;但另一半却也是实情,大家讨厌白做,怕前头分了后头混。
找出病灶,就好办了。怕后头混,就督促清运公司严格执行分装分运,让大伙看个明明白白。撤走原先分散在小区各处的28个垃圾桶,让大家集中在垃圾箱房投放,同时实施“美加净”变身计划:“美”化外观,“加”装水斗、雨棚、休息间等便民设施,保证箱房洁“净”。“得让居民们感觉到,我们是用心的、认真的。”张源说。
垃圾箱房右边,是绿色账户积分自动兑换机,只要居民坚持垃圾分类,就能给予奖励;对面,是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墙和公示栏,街道干部逮着机会,就给路过的居民讲上一番。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到2018年12月,程家桥街道辖区全部42个小区均已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同时,居民支持率超过95%,投放准确率达98%。
让居民听得懂、做得了、看得见 让居民改变习惯,分类投放,难点还在说服上。为了使居民“听得懂、做得了、看得见”,街道和居委下足了功夫。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居民区成立“暖心之家”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带动一批热心居民参与,由在职党员、退休党员、楼组长、楼代表、外来租户、红领巾先锋队不同人群组成6支志愿者宣传队。
每个月的垃圾减量数字都会制成图表,贴在小区公示栏里。居委会还筹划在小区绿地里搞块试验地,用湿垃圾沤肥养花种菜,让居民直观感受垃圾分类对环境的贡献。上航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朱雪菊自制表格,为小区每户人家建立了垃圾分类档案,详细记录家庭人员构成、年龄、职业、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和接受度。
为了方便居民在家先行分类,街道专门请人设计了家用干湿分类垃圾桶。志愿者每户人家要上三次门——先送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再送“绿色账户积分卡”,最后送干湿垃圾分类桶。每次上门,都会进行一次动员和提醒。
部队小区老干部年龄大、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多,居委会就印制字体较大、图文并茂的宣传单页上门演示,组织保姆进行专场培训。对外来租户较多的小区,走访周边房产中介,要求在签订租房合同时告知租户垃圾分类义务。
发现小区绿化带里有乱扔的饭盒,志愿者拍照留证,根据外卖单上的地址信息,把照片和提醒条贴在大楼门廊。事主看见,往往羞臊脸红,大抵不愿再犯。
上航小区里住着不少在附近虹桥机场上班的空中乘务员。街道与航管局、机场集团、航空公司等41家相关单位组建航空行业党建联盟,将垃圾分类纳入管理。有4位合租的空姐,起初常投放混合垃圾,还和志愿者发生口角。朱雪菊出马了,对空姐们说:“道理我们讲了这么多,你们还是听不进去,那我们就去航空公司评评理。”姑娘们愣了,第二天主动找居委会认错道歉,并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
垃圾减量线也是社区治理水平线 “11月21日情况:投放总人次267人,投放率86%,准确率100%,积分刷卡人次248(占全天总人次93%),积分指导记录员沈玉兰……”每天晚上8点,这样的短信都会准时发送到“绿色账户志愿者”微信群。
在上航小区,垃圾分类投放、装运、统计、反馈各个环节,都有各自的工作微信群和规范。朱雪菊办公柜里的十几本文件夹,凝聚着大家总结形成的8项制度,即工作例会制度、培训制度、台账登记制度、数据分析制度、减量公示制度、固守巡查制度、监督考核制度和考核激励制度。这些制度有助于垃圾分类的长效管理。
街道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对试点小区的垃圾减量进行日统计、周分析、月汇总,试图探究数字背后的规律。结果表明,一些小区在试点垃圾分类的第二周、第三周,垃圾减量线就会出现波动,甚至下降。分析发现,这是因为投放的新鲜感减弱了、疲劳感加强了,这与行为心理学中新习惯养成的“21天效应”相吻合。于是,在后续推广时,就对这一时间区间给予更多关注,在小区中进行再动员、再巩固。
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意外效应。一次,志愿者通过居民垃圾台账,发现一位独居老人两天没有扔垃圾。上门一看,原来老人发了病,躺在床上起不了身,志愿者赶忙打电话,通知了其家人。
通过垃圾分类宣传动员的多次走访,朱雪菊的手机里存下了200多户居民的电话,掌握了小区有困难和特殊需要家庭的具体情况。“从进不了居民家门,到看见大家热情的眼神,强化了我们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心近了,事就好办了。
负责积分刷卡的志愿者,常连续几小时保持一个姿势,十分辛苦。擅长手工制作的老党员朱庆辰看在眼里,花了几天时间画图纸、找材料,制作了一款“卡槽机”。志愿者只需将扫码手机固定在机器上,居民就可以将自己的手机对准扫描,为志愿者“减负”。
96岁的周孝珠,主动要求参加志愿服务:“我身体硬朗,能帮上忙。”还有许多夫妻档、婆媳档、爷孙档、全家档志愿者,在小区里涌现。
社区干部在调研时,切实感受到了民心的变化。有的居民最初不理解垃圾分类,后来却主动提出做志愿者;小区的“垃圾角”变成了居民的“聊天角”;非试点小区居民看到试点小区的环境变化,主动问社区干部:“啥时候到我们小区来试点呢?”
“没想到,抓垃圾减量,抓出了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呢!”张源说,“垃圾减量线,不就是社区治理水平线吗?”(记者 田泓)
原标题:上海上航居民区——垃圾分开来 共识聚起来(社会治理在身边·垃圾分类新时尚①)
责任编辑:黄守玲 标签:上海,上航居民区,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