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赵文凤正在家里照料她心爱的花草,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您好!赵文凤吗?上次书法活动欠你的‘字’我给你送来了,你在家没?”
“哎哟,高老师你们还真把这件事放心上了啊,太谢谢了!”放下电话,赵文凤赶紧从冰箱里把水果拿出来摆放在茶几上,不一会儿,高君儒就到了她家。
赵文凤是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和美社区166栋的“新市民”,高君儒是七星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端午前夕,志愿服务队到柏杨林街道给“新市民”写书法、写对联,因为人太多,赵文凤没有得到,于是,她给高君儒微信留言,希望能为她再写两幅。活动结束后,高君儒把这件事记在了心头,回到家后特意写了两幅书法,当天特意给赵文凤送来。
“表面上他们是喜欢我们写的字,但实质是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希望通过文化的传播,让搬迁群众能快速适应‘新市民’这个身份。”高君儒说。
“我们在农村时条件不好,在讲文明、讲卫生上没那么讲究,现在不同了,隔三差五就有志愿者上门,宣讲文明、卫生行为习惯,我们也应该逐渐适应,努力做新时代的‘新市民’。”赵文凤说。
柏杨林街道住有2.9万名搬迁群众,来自七星关区30余个乡镇,如何让他们快速转变思想,适应“新市民”身份,是七星关区干部一直思考的事情。
2019年11月,七星关区成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七星关区抓住这一机遇,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大力推进基层思想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提振群众精气神。
每天学校放学后,柏杨林街道“四点半”学校都有数十名儿童在志愿者老师的辅导下做作业。“自从开展志愿服务后,我们得到了许多支持,志愿服务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培养搬迁点儿童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四点半”学校负责人曾洪说,搬迁点儿童通过在“四点半”学校学习文明礼仪、传统文化和音乐、美术等知识,变化都特别明显。
为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七星关区还组建了“8+N”志愿服务队伍。“8”包括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服务、科普服务等内容;“N”包括巾帼志愿、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妈妈、安保防护、物品维修、公益演出、公益宣传等,以求全方位服务群众。(记者 夏民 谢朝政)
原标题:毕节市七星关区:志愿服务为抓手 提振群众精气神
责任编辑:黄雪莹 标签:社区,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