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特别是自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以来,不断加大城市智慧管理投入,初步形成了智慧引领的平台推动、智能驱动、网格联动、共治互动的“1+3+N”(1个智慧调度中心,3级智能管理网格,N个智慧服务项目平台)智能化治理模式,实现了多种治理方式有机融合,逐步打造出了具有本土县域特色的社区治理现代化新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三化”工作基础 寿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创建工作,从组织领导入手,层层夯实组织和工作基础。
组织领导专班化。依托市级城乡社区治理领导小组,成立实验区工作专班,由寿光市委组织部部长和分管副市长亲自挂帅,将实验区建设列入寿光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重要议题,先后3次专题研究。
会商调度常态化。实验区工作专班定期召开调度会,由各相关部门、街道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与信息开发单位协调解决技术难题,推进协调解决实验区创建中的困难问题;社区党委不定期召开社区座谈会,听取居民意见建议。
基层组织实体化。2020年以来,寿光市委专门部署开展了社区“同心筑网”工程,全面打造“小区建支部,上门来服务”工作品牌。新建小区(网格)党支部282个,全部实体化运行,每个支部落实不少于3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每年不少于1万元的专项经费和每户每年20元的工作经费,并同步成立1218个特色楼栋党小组,形成了“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组织体系,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行,为实验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坚持智慧引领
创新“1+3+N”治理模式 按照实验区主题要求,本着实际实用、适当超前的原则,寿光市探索了“1+3+N”模式。
建设1个智慧调度中心。财政投资6700万元,于2020年建成寿光市级社区治理服务中心,通过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书记市长信箱、问政山东等群众诉求渠道,汇聚51个单位、228类、2。4亿条多维数据,由中心集中指挥调度和统一受理,采集基础信息105万条,城市部件信息10万多条,辐射整个城区,开展大数据预警智能分析,实现3D立体化监管,形成“乡呼县应、上下联动、相互衔接”的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受理—分派—办结—审核—回访”全链条办理程序,实现社区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健全3级智能网格。建立“街道—社区—小区”三级纵向智能网格,街道层面为一级网格,投资2000多万元,与杭州阿里巴巴集团等合作开发智慧管理服务系统;社区层面为二级网格,建立社区“全方位”信息收集系统,自主开发“网格E通”手机APP、“社区通”、“社区服务小程序”、社区微信群等;小区层面为三级网格,推行小区智能管控系统,安装出入口人脸识别门禁、专属访客二维码、AI智能设备等,对实有人房车信息、外来人口、访客数据等进行分析预警、风险防控。
打造“N”个智慧服务平台。采集辖区村(居)民小区、企业、商铺、学校、市场等各类数据信息,融合政务数据、警务数据、安全数据、社区数据等基础信息,建立起包括人脸信息在内的标准化人口信息数据库,打造智慧社区、智慧农业、智慧党建、智慧商圈等“N”个服务模块,实现疫情防控、安全隐患、紧急救援等信息排查和提前预警,将需求“搬上网”、服务“连上线”、“智理”在身边。
坚持效能引领
抓好“四个”有机融合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问题为目标,抓好“四个”有机融合,提升基层服务效能。
线上议事与线下办理有机融合。“线上议事”在“掌上邻里”微信群、“社区通”小程序中设立“网上议事厅”,居民讨论交流、协商解决小区治理服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线下办理”通过网格“邻里党群服务站”和网格员现场巡查,第一时间现场办理居民诉求,不能现场办理的推送到街道处理,街道处理不了的向寿光市级中心平台推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
硬件投入与软件提升有机融合。近年来,寿光市在实验区建设方面的智慧平台基础设施投入超过2。5亿元。网格按照“1+1+N”模式配备专兼职人员,每个网格配备1名党支部书记、1名专职网格员和多名网格协管员,负责巡查发现居民需求、信息采集、隐患排查等,制定入格事项清单、信息采集目录和事项办理流程,推动责任入网、人员进网、处置靠网,变“被动处理”为“主动发现”。
培训赋能与综合服务有机融合。组建292名专职网格员队伍,集中开展社区专职网格员全能培训,掌握智慧平台使用技术和一线处置方法,让社区网格员成为懂政策的“万事通”和解民事的“行家里手”。落实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专职网格员)“3岗18级”待遇,制定网格员绩效考核办法,每月人均增加300元的网格员绩效,提高工作主动积极性。
居民自治与共建共治有机融合。为解决网格诉求事项,全力推开“一约两会四社”居民自治(一约即居民公约、两会即居民议事会和党建联席会、四社即“四社联动”机制),提倡居民的事居民协商办。无法通过居民自治解决的,通过驻区单位、双报到单位等社区共建单位协调解决。
原标题:“1+3+N”社区治理的寿光模式
责任编辑:刘腾腾 标签:社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