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不用手,只要脸一刷,门就开了。着实方便,就算两手拎着东西也不耽误。”居民老李觉得小区新建的智慧门给他带来了惊喜。近年来,这样的惊喜在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武汉路社区电焊条厂小区频频出现……而这些都来自武汉路社区党委积极探索打造的“红色业委会”为群众所做的一件件实事。
红色业委会成员召开党群协商议事会,讨论小区环境卫生事宜。
加强党建引领
激活“红色引擎” 武汉路社区电焊条厂小区共有5栋楼130户居民,属于老旧小区。2007年,原电焊条厂破产,电焊条厂小区成了“无主小区”。2014年,武汉路社区代管了该小区。小区面积虽然不大,但是问题有很多。因为没人管理,设备老旧、案件高发、环境脏乱差不说,小区居民对于小区自治的积极性也不高,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
2020年2月初,因疫情防控需要,小区里的党员申请成立了小区党支部,由支部成员轮流值班负责小区出入人员登记等疫情防控工作。此后,65岁的小区党支部书记刘景敏有了一个想法:“小区的事儿,终究是居民自己的事儿。能不能由党支部牵头,成立‘红色业委会’,进行居民自治呢?”
“趁热打铁!”同年3月,武汉路社区党委决定以疫情防控为基础,促进该小区成立“红色业委会”。于是,社区工作人员开始入户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经过前期准备,去年5月小区进行了业委会成员评选,最终7人高票当选,热心居民马仕发当选为“红色业委会”主任,业委会成员分别为刘景敏、孙庆顺、胡秋萍等人,其中有4人为小区党支部党员。至此,电焊条厂小区的“自治”之路也正式开启了。他们说,小区是大家共同的家,愿意一起努力管好它。
深化党建引领
破解治理“顽疾”
红色业委会成立之初,业委会为解决小区车棚停车管理问题,主任马仕发同志用黑板将车棚使用办法公示。
“红色业委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成了电焊条厂小区的“黏合剂”。尤其是党支部书记刘景敏对小区的大小事都十分热心,被居民亲切地称之为小区的“大管家”。她曾在武汉路社区原第六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为小区居民服务,经验多,思路活,所以大家都很信任她。在电焊条厂小区建立党支部时,她被选为党支部书记。
“红色业委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小区车棚的管理问题。刘景敏将业委会成员召集到一起说:“车棚以后怎么管,大家得商量一下。”马仕发说:“以前车棚是收费管理,现在小区都自治了,车棚咱自己管吧。谁家有电动车,可以配一把钥匙,自助停车。谁想配钥匙,随时来找我,我来代办。”于是,小区小黑板上就有了这样一行字:“各位邻居,车棚已上锁,请大家放完车子,把门锁好,谢谢合作。”
在电焊条厂小区门口,一座木质外观、造型别致的“小木屋”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武汉路社区按照“一公里”治理服务半径,为居民打造的邻里中心。自从“小木屋”建好后,党群协商议事会也搬进室内会场。
如今,小区党支部和“红色业委会”有事大家共同商量,通过召开党群协商议事会,帮助解决小区内的飞线充电、车棚管理、智慧安防、停车位划分等难题8件,让居民从原本不关心小区建设的“局外人”,开始纷纷变身为事事参与的“主人翁”,小区终于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紧抓党建引领
绘就美丽小区
电焊条厂小区党支部与红色业委会成员联合收缴小区卫生费。
在电焊条厂小区党支部与“红色业委会”定期召开会议的邻里中心内,“红色业委会”成员通过收集了解居民所需所求所盼,建立需求清单,开展下沉式“零距离服务”对接。根据居民所需,为民办实事,实施了一系列改善小区面貌的相关举措:增设探头、安装路灯、粉刷墙面、车位划分、环境整治等民生实事15件。小小举措如点点萤火,照亮了小区各个角落。
在“红色业委会”的带领之下,电焊条厂小区逐渐形成了浓厚的自治氛围,小区管理井井有条,楼道灯亮了,停车位划线规范,车辆停放整齐划一,小区环境清洁干净,邻里关系互助和谐,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一名党员温暖一个楼栋,一个支部幸福一个小区。电焊条厂“红色业委会”的成员们就像一个个“红色细胞”,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使小区党支部、红色业委会、小区居民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有效破解了环境卫生、社区安全、矛盾调解等治理难题,从而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幸福新小区。
看到电焊条厂小区成立“红色业委会”后的巨大变化,很多人心里感到高兴。武汉路社区工作人员们的感受更加深刻:一定要将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向其他无主管小区推广。
原标题:河南省洛阳市:“红色业委会”管好“大家事”
责任编辑:刘腾腾 标签:社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