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四川:完善社工体系创新基层治理

时间:2022-05-24 来源:中国社区报
  巴中市宏达社区在社工帮助下打造的“周末两节课”,每次都能吸引很多孩子前去上课;绵阳市忠兴镇社工站在凤凰村开展“益老”农村养老照护活动,让一个个老人露出开心的笑容……这一幅幅鲜活温暖的画面,是四川省推进社工服务体系建设的真实写照。

  去年以来,四川省民政厅策划启动了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养事不养人”“专业人干专业事”“一支队伍搞服务”的理念,以整合政府购买服务事项为着力点,通过引入专业社工机构,综合承接各部门下沉乡镇(街道)的服务事项。在社工体系试点项目带动下,基层社会治理面貌焕然一新。

  五个方面谋划社工服务体系建设

  四川立足省情实际,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培育多方治理主体,去年开始从五个方面考虑谋划社工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基层治理服务的综合平台。

  一是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引进发达地区社工机构和服务理念,发挥社工站优势,提高基层治理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二是延续两改“整合”逻辑、做实“后半篇”文章。按照“提高治理效能”要求,由社工站点整合政府购买服务资源,综合承接下沉服务事项,用社工站点“一根针”穿好各部门服务“千条线”。三是优化基层社会服务、弥补公共服务不足。精准提供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四是开发就业岗位、增加城乡居民就业。通过要求每个乡镇(街道)社工站至少配备2名专职社工或数名兼职社工以及若干志愿者,有效带动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到城乡基层一线就业。五是加快培养社工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以项目化带动的方式,引进和培育专业社工,快速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社工站点建设,各地逐步突破“两委”成员“唱主角”的基层局限,构建起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等多方治理主体“百花齐放”的治理格局。

  截至目前,社工站点培育社区社会组织2507家,培训社工人才1.9万人,成立志愿服务队2329支,注册志愿者10.09万人。

  “五个一批”推进落地

  考虑各地在经济发展、居民需求、财力保障、人才支撑方面的差异性,四川创新探索建设社工服务体系的方法路径。

  在时序上,按照“三年试点引领、两年扩面延伸”的思路,从2021年起,每年支持60个左右的县(市、区)开展试点,用三年时间带动各地建设运行一批社工站点,形成示范效应,之后两年扩面运行乡镇(街道)社工站并逐步向村(社区)延伸,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全省乡镇(街道)社工服务全覆盖。

  在路径上,采取省级资金奖补带动一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形成一批、依托民政服务机构布局一批、市县整合部门资源自建一批、利用现有场所资源赋能一批的“五个一批”方式,多元综合推进社工站建设。同时,通过纳入重点工作、严格申报审核、加强调度培训、做实评估督导等方式,有序推进社工服务体系建设。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社工站点4451个,其中市级支持中心5个,县级社工总站96个、镇街社工站843个、村(社区)社工室3507个。

  增强建设合力 优化服务供给

  针对过去各部门分散购买基层社会服务,导致购买成本高、人员业务不饱和、持续运营难以为继等问题,四川以“整合”思维建设社工站点,以“共赢”思维集成服务资源,推动各部门政府购买服务,在基层社工站点实现项目、资金、服务、力量“四个整合”,实现“一支队伍搞服务”。推动养老、儿童、救助等民政购买服务项目更多依托乡镇(街道)社工站实施。鼓励县级党委、政府加强工作统筹,把政府购买服务事项集中整体打包采购,从而降低行政成本。

  2021年,省级奖补投入4560万元,撬动市县投入资金2.89亿元,其中整合民政部门资金1.1亿元,整合其他部门资金1066万元。

  社工站着力于提供服务,并突出“五化”特色。突出社会化,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引入社工机构进驻站点提供相关服务;突出专业化,试点站配备2名以上专业社工,着力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突出体系化,构建“市级社工支持中心—县级社工总站—镇街社工服务站—村(社区)社工服务室”市域四级社工服务体系;突出亲民化,采取请入站、走进门等方式为居民提供面对面、个性化服务;突出本地化,初期引入成都等地社工机构进行人才培养,后期逐步培育形成以本地社工为主的支撑力量。

  四川通过推动社工站专业化建设,为基层提供了更加精细、优质、多元、专业的服务。据统计,社工站点围绕需求评估、资源链接、社会救助、老幼关爱、社区治理、产业发展等“六项服务”,链接社会资源2980余万元,提供救助服务7.85万人次,开展老幼关爱28.60万人次,开展社区活动1.04万次,助推产业发展3380余次。

  原标题:四川:完善社工体系创新基层治理
责任编辑:刘腾腾 标签:基层,治理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