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四川泸州纳溪区:老旧小区改造兼顾"一老一幼" 养老托育有保障

时间:2022-09-20 来源:人民网
  核心阅读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在改造老旧小区过程中,兼顾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实际需求,完善硬件设施,改善公共服务,进一步补齐功能短板,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家住泸天化永宁西村小区的82岁老人陈友贵买菜回来,往往会坐到路旁的石凳上歇歇脚,再上坡回家。

  “山梯两边都安了扶手,上坡时手上带把劲,不吃力还安全。”陈友贵回望做了防滑拉槽处理的花岗岩台阶,“以前的石阶凹凸不平,老人小孩容易摔跤、崴脚。”

  喘了口气,陈友贵拎着菜连上两段台阶,一口气走到小区中庭。四围老楼拆掉了花架、雨棚,中庭里花台改成了休闲小广场,面积大约500平方米,划分为老年健身区和儿童游乐区,增设了休闲长椅、儿童滑梯、防滑地垫、健身器材。

  不一会儿,买菜的老人陆续回来,坐在长椅上聊起家常。孩子们吃罢早饭也下来玩耍,这边一拨踢球、滑滑梯,那边一拨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还有人坐在树荫下,安静地看书。

  老人有休闲场所,小孩有玩耍空间。这是纳溪区老旧小区改造兼顾“一老一幼”的一个缩影。

  2019年以来,纳溪区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民生实事和“民心守护”工程,全面启动改造。截至目前,全区已改造老旧小区152个,涉及13972户人家。因地制宜,改造小区公共区域,增设无障碍及适老化设施7500余处,新增休闲座椅、儿童游乐设施、健身设施600余套,进一步补齐功能短板。

  回应群众呼声

  改造老旧小区


  纳溪区地处四川南缘,长江之滨,拥有泸州天然气化工厂、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等多家化工企业。随着城市的发展,厂区已逐渐被城区包围,厂在城中、城在厂中、厂城不分的状况尤为突出。

  “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家属院现在都成了老旧小区,职工对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据纳溪区住建局现代生态新城服务中心副主任代小平统计,全区现有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216个,居住着21614户7。2万人,其中老幼占比达37。1%。

  2021年以来,泸州市在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10件实事”的基础上,开展“民心守护”工程。纳溪区委常委、纪委书记朱亚梅说:“我们梳理了6000多件12345网络问政和群众来信来访,把10件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事作为‘群众关心的10件实事’。排在最前面的老旧小区改造刻不容缓。目前已申报了总投资27亿元的老旧小区提升项目。”

  纳溪区建立了党委主导、住建部门负责、纪委监督的责任体系,发挥社会化多元协同作用,采取设计师入社区等方式,征求居民意愿38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47条。代小平介绍,纳溪区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能改尽改”原则,科学制定“一区一策”改造方案和改造清单。以“先民生后提升、先功能后景观”为原则,重点兼顾“一老一幼”需求,将群众关心关注的增设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托幼场所等“急难愁盼”问题优先纳入改造清单。

  盘活社区空间

  增加专用设施


  83岁的许财茂是位“热心肠”。年轻时,他响应号召来到大西南参与三线建设。退休后,他投身社区服务,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楼梯刷了防滑地坪漆,扶手生锈了,也重新刷了漆。”每有朋友造访,许大爷都会带他们参观小区适老化改造。“电线电缆都规整了,坑坑洼洼的路面改成了平平整整的透水混凝土,再不用担心雨天踩一裤筒水了。”

  从休闲小广场到社区服务中心,台阶上装了不锈钢护栏。许大爷拍了拍护栏说,“防止小孩跌落,老人也可手扶”。

  西村社区服务中心弧形廊亭里坐满了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的电影幕墙。原来,这里是个露天的放映厅。79岁的吴古良和75岁的徐贵明看得津津有味,直夸演得好。舞蹈队长周凤鸣是小区文艺骨干,她拉着5个老姐妹坐在一旁圆亭里,商量舞蹈排练的事。“看完电影来打牌、下棋。”小区居民小组长梁晓影喊了一嗓子,已经有人开始移步活动室了。

  老旧小区改造还注重老人心灵抚慰。据代小平介绍,纳溪区依托当地独特工业文化底蕴,深入挖掘石油文化、三线建设等特色文化资源,按照“修旧如旧”的改造理念,打造小区特色文化墙、文化长廊,唤醒老一辈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纳溪区不断补短板、增供给、优服务,盘活西研院、永宁西村、金桂苑等16个小区空置房屋约1。5万平方米,打造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助餐点、未成年人活动室等公共空间,定期开展家风故事会、文艺演出、老年运动会、小手拉大手等文体活动,让居民幸福感更足,参与感更强。

  引入社会机构

  开展托管服务


  在纳溪区永宁街道西研院小区,物业企业利用打造后的公共空间,开展“物业+养老托幼”试点工作,引入老年大学、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等便民服务机构,多元协同参与,进一步解决小区养老托幼设施紧缺问题。

  2016年引进社区的洪福医院借助其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医养结合、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养老院照顾得挺好的,你们放心去工作。”8月27日,孔命英老人在电话里安慰着女儿王运芬,还一个劲地夸养老院好。今年83岁的孔命英是西研院小区居民,几年前因脑梗导致行动不便,生活起居都依赖女儿女婿照顾。王运芬和丈夫江小华都是基层一线干部职工,工作繁忙。为了安顿好老人的生活,王运芬向小区内的洪福养老院购买了临时托老服务,每天仅需要60元。

  养老院为孔命英老人提供了干净舒适的居住房间、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以及水果茶点、衣服换洗等服务,医护人员每天量血压、量体温、监测身体健康状况。孔命英与其他在养老院的老人一起看电视、聊天、就餐,日子过得充实、幸福。

  “社区养老院离家近、服务好、价格实惠,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王运芬说。据院长舒利介绍,西研院老旧小区改造后,洪福养老院开设了临时托老服务,解决了小区老人短期托老问题。

  较场坝社区利用现有场地引进教育机构,成立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和幼儿园,方便社区适龄孩童就近接受教育。幼儿园在一个坡坝上,园区五彩斑斓。负责暑期托管的张玲老师说,“幼儿园目前设有12个教学班。370多名幼儿大部分都来自西研院小区及其周边小区。”

  “这个幼儿园解决了我们接送孩子的大问题。”陈苹的女儿李启汐上幼儿园后,一家人就搬到了西研院小区。可她在泸州江阳区上班,每天来回路上要花掉40多分钟,丈夫跑出租,下午也顾不上接孩子。幼儿园开展托育活动后,女儿可以托管到下午6点,这解决了陈苹的后顾之忧。

  小区没有空间怎么办?当地尝试引入社会资源。丽水菁苑小区是个散居楼栋小区,只有两栋L形的楼。上坝社区积极为小区引入社会资源和志愿者组织,开拓为老为小服务。

  濒临长江的春江路步行街是休闲的好去处,茶馆、棋牌室里坐满了人。挨着长江的一边矗立着两处玻璃房子,一处欢歌笑语,孩子们在学乐器、练舞蹈;一处悄无声息,孩子们沉浸在书本里,或随意而坐,或倚墙而立。

  “一个是共享驿站,公共活动空间;一个是共享书房,青少年阅读场所。”上坝社区书记何燕说,社区聘请大学生志愿者协助日常管理。暑假里,13岁的苟昕林是共享书房的常客,每周要来两三次,“假期有个看书学习的安静去处,真好。”(记者  王明峰)

  原标题:四川泸州纳溪区完善老旧小区设施,补齐功能短板——

  老人有照料  小孩能托育(关注一老一幼  优化社区服务③)
责任编辑:刘腾腾 标签:老旧小区,改造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