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是社区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居民生活的幸福家园。今年以来,安徽省天长市围绕强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有效服务群众,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着力完善小区党群服务功能,凝聚小区共建资源,积极推行“支部建在小区里”,激活了城市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将服务送到了居民“家门口”,初步构建起小区党支部领导下,社区党组织、物业、业主委员会、小区网格员等共同参与、积极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体系,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物业小区有了“主心骨” “党支部就是小区的总管,如今楼下安装了充电桩,电动自行车存放有序了,小区的花花草草即使在这个隆冬季节,也是生机勃勃,小区变漂亮了,我们也住得更舒心啦!近日,“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天长市易居天福小区的居民沈书琴真切感受到了小区党支部延伸服务所带来的便利,开心地表示,街坊邻居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极大提升。
近年来,为着力破解居民小区党组织弱化、阵地功能不全、队伍合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难题,天长市积极探索优化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将党支部建在小区里,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在该市广陵街道办事处,依托“支部安家”工程,该街道遴选在小区居住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组织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亮”活动,提供“民生事项代办、群众服务常办、红领服务专办”等服务,把小区里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聚拢”起来,及时解决小区私拉乱接、油烟扰民、乱停乱放以及无辜拒交物业费等问题121件,让党心更紧地连民心,不断促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在小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凤社区设立“党群议事厅”,搭建了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三联办”议事协调机制
与此同时,按照“高标准、重实用”的原则,该市着力完善和拓宽小区党群服务站的服务功能,搭建“外卖驿站”“幸福课堂”“居民议事会”等服务平台,真正把服务阵地建到居民“家门口”,把党的服务做到居民“心坎里”。
问题小区寻找“当家人” “现在小区内停车越来越规范了,业主私自拉插座和高空‘飞线’充电不见了,杜绝了安全隐患。”近日,家住天长市千秋街道长泰社区上城风景小区的退休老人夏偕华逢人就开心地说道。
前几年,位于天长市千秋街道长泰社区的上城风景小区因开发商问题成了烂尾小区,很多配套服务不到位,居民群众意见大。近年来,邻里之间也常因停放车辆、楼道堆放杂物、管道渗水等琐事矛盾不断。为实现民意“线上线下”直通直达,着力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该街道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物业服务企业、物管会、业主代表的沟通协商机制,及时解决小区各类现实问题。在小区议事会的协调下,明确由小区党支部成员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线上征集等方式,推进小区出新行动,为问题小区、老旧小区、自建房小区寻找“当家人”,并把指导老旧小区成立业委会列为街道一项民生工程,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业委会的筹备工作,营造了“人人参与,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在各小区党支部的牵头指导下,陆续成立小区业委会44个。在这个过程中,小区党支部发挥了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拥护和好评。
“过去,小区内存在垃圾乱堆,车辆乱放的问题,小区党支部不但帮助我们成立了业委会,而且还设置了在职党员‘公益岗’,有了党员的率先垂范,让社区、物业、小区党支部三方联动,共同开展小区治理,效果出奇地好!”该市千秋街道上城风景小区党支部书记俞保明说道。

天宝社区润福雅苑小区党支部开展七夕主题活动
化解纠纷搭建“连心桥” 邻里之间有了小矛盾、小纠纷一点不担心。不久前,围绕该市天宝东路道路改造会产生噪音、环境污染、影响沿街商户生意等问题,个别沿街门面经营户不配合,赞成派与反对派吵成一团。得益于小区党支部及时开展政策宣传,对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阐述了道路提升是一件便民利民的好事。最终,促成了和解,道路改造很快也变成了现实。
今年的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市广陵街道扎实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打通小区服务“最后一百米”。小区党支部通过协商议事会,鼓励和引导居民参与治理,帮助居民化解矛盾、纾解民困,推动和实现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逐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通过健全小区党支部、物业、业委会“三联办”协商机制,解决小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7件,一批关于邻里纠纷、噪音扰民、高空抛物的问题得以化解,有力促进了邻里融合,充分激活了居民参与治理的主动性。

沃公社区组织小区网格员开展暖民心政策宣传、征询群众民生实事意见和建议
“得益于建立‘敲门行动’,推动了小区党支部成员主动入户聊家常、听吐槽、化纠纷、找需求,社区也本着‘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宗旨,将众多的矛盾化解在了小区,解决在了萌芽状态,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该市广陵街道党工委书记曹文香表示,今年以来,该街道依托小区党支部,累计解决涉及邻里纠纷40余起,推动落地民生项目12个,持续深化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努力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作者:刘世军 赵玉)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支部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