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微网实格吹哨、社会力量报到” 探索农村社区治理新体系

时间:2024-08-28 来源: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
  党建引领不足、群众参与度不够、专业救援知识匮乏、救援装备配备不齐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综合应急救援作用发挥的“老大难”问题。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土桥镇根据农村社区实际情况,坚持党建引领群众自治,以“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难事部门帮”为导向,采取“微网实格吹哨、社会力量报到”方式,结合“土桥信励应急救援队”成立,通过力量下沉到各网格中开展安全应急志愿活动,逐步吸纳热心居民100余名形成一支“政府引导、志愿参与、资金多元、专业发展、服务群众”的专业化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用“共建共治共享”提高基层应急救援能力。

  吹哨报到,构建应急救援体系。一是打造纵向到底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以信励社区服务中心为“一个中心”,下设场镇、楠木、大安“三大片区”,覆盖7个村(社区),建立“中心总队—片区支队—村级小队”由上到下的指挥体系。打造以1支镇级总队、3支片区支队、7支村级小队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伍,由4名优秀党员任队长,采取党建引领,实现一体指挥、统一调度。二是构建横向跨区的联防联控协作体系。与相邻2个(市)县的3个乡镇签订防灾减灾联防协议,划定172平方公里协作区域,拟制18项协作清单,围绕“合作共建、信息互通、工作互联”中心思想,协同开展跨区域治安巡逻、森林防火等行动,依托“信励”应急救援小分队,按照“统一调度、联合处置、力量互补、信息共享”原则,实时支持和补充镇级应急力量。建立应急响应“半小时报到圈”,形成行动一致、协同管控的边际地带应急救援联防联控格局,累计出动救援500余人次。三是建立“呼叫必应”的应急响应处置体系。运用村级小队队员和微网格员“交叉任职”模式,使每一个基层治理最小单元网格都有应急处置网格的“吹哨人”,建立起“村民发现险情、遇到困难及时呼救,微网格员及时协调,片区支队、总队报到处置”的立体化救援联动网络,大大缩短农村社区应急响应时间,实现应急救援工作强大合力。


  技能支撑,提升志愿队伍专业能力。一是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日常训练以事发30分钟内应急处置训练为主,当有突发灾情、紧急情况吹响应急哨时,信励应急救援队在5分钟之内报到,第一时间进行转移群众、收集和上报灾情、维护现场秩序、处置较小事故灾害,待专业应急救援到来后,向其报告灾情及现场环境情况。截至目前,已成功处置火情16起;排除地灾隐患3个;消除马蜂窝隐患68处。发展成为土桥及周边地区专业程度最高的应急救援队伍。二是强化基层服务能力。依托助老巡访机制常态化开展留守老人、低保及边缘人员日常巡访生活照料、留守儿童关爱帮扶等公益活动,累计志愿服务独居老人、退役老兵、残疾人、留守儿童657名;强化居民安全意识,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5次,安全生产培训9次,居民消防、急救知识培训128场次,受众达15000人次。成为镇政府服务群众、开展安全宣传的帮手。三是强化社区治理能力。日常工作并入镇“微网实格”,组织应急队伍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禁毒排查、安全隐患排查,配合镇安委会深入村组院落开展安全宣传“五进”等工作;累计开展治安巡逻146场次,维护中小考等现场秩序200场次,助推社区治理水平,维护辖区平安稳定,切实增强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践孝行善,引导居民参与志愿服务。一是孝善入心,培养居民服务意识。深入挖掘本土特色孝善文化内涵,以信励应急救援队伍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将狭义的“孝亲养老”扩展为广义的邻里间的“尊老敬老”,通过弘扬孝善文化,向居民宣扬“践孝行善、守护家乡”的口号,号召热心群众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成为土桥居民的共识。截至目前,从最初3人的队伍,不断到吸纳社会各界热心群众壮大队伍人数至102人。二是孝善入行,激发社区参与活力。注重以文化人,广泛开展孝善文化系列活动,不断激发现有社会力量参与网格自治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村(社区)为单位,全面梳理辖区党员、青年人才、退役军人、五老乡贤、企业商家、社会组织等人力资源,由镇党委统筹建立“社会力量资源库”,孵化培育后备社会力量。三是孝善入魂,涵养社会正气新风。强化精神鼓励,每年评选表扬一批优秀社会力量队伍及个人,进一步增强社会力量荣誉感。落实物质奖励,发起“玫瑰余香”计划,动员辖区18家商家店铺参与支持,以加油卡、理发券、餐饮券等形式,专属回馈社会力量队伍,激励社会力量良性成长。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应急救援,农村社区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