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甘肃省兰州市深化志愿服务体系改革,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动构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为推进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提供新支撑。
建章立制夯实“志愿力量” 兰州市紧盯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兰州市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六大体系20项任务,对工作进行细化,切实形成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各负其责、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出台兰州市注册志愿者管理制度等5项工作制度,为推动全市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指导和规范作用。建立市级层面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确定40家市直部门为志愿服务工作成员单位,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积极履行志愿服务工作职责。同时分领域、分行业、分区域建立市级志愿服务台账,全面掌握行业志愿服务工作力量、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力量等底数实数。树立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的工作导向,推动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向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迈进。
建强队伍打造“新生力量” 兰州市大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壮大。目前,全市共有实名注册志愿者76万人,志愿服务队伍4500多支,志愿服务项目3万多个,为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同时充分发挥“金城社工”人才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联动志愿服务的方式,有效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联动融合拓展“创新力量” 志愿服务综合性、系统性强,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协同配合、联动融合,推进志愿服务做深做实,切实将志愿服务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兰州市通过建立完善“五社联动”工作机制,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志愿者紧密联接,着力发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已打造“逸趣养老”“童享同乐”“苗圃成长计划”“幸福盒子”“爸妈食堂”“梦想之家”庇护工场、“共享集市”“失能老人暖心工程”等一批特色服务品牌项目。同时通过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对困难群众入户走访、需求摸排等活动,将问题解决在前端,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质量,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打造项目创建“品牌力量” 打造具有特色和亮点的志愿服务项目,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基层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兰州市以品牌项目为牵引,不断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提质扩面、提质升级。连续14年实施“暖冬行动”大型公益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覆盖全省14个市州53个县区。连续11年举办兰州市“高考直通车”活动,免费接送有需求的考生近3万人次;“兰精灵”志愿者连续10年为兰州马拉松赛保驾护航;指导实施“高校联盟”“医院联盟”等志愿服务特色品牌项目等,逐步形成一条可复制、可推广、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新路径。此外,兰州市在社区培育出新安社区“振兴工厂”、甘家巷社区“甘甘”工作方法、理工大社区“邻聚理”、幸福里社区“伙伴计划”等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项目,实现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专业社工,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