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2024年,中央宣传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将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有效融入理论宣传普及、思想道德建设、文化遗产保护,贯穿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志愿精神,积极践行传统美德、主流价值,推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德行天下的良好风尚。
一是聚焦传播真理铸信仰。围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充分发挥文明实践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优势,运用“宣讲+服务”方式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把讲理论和讲政策、讲道理和讲故事、讲“国之大者”和讲群众利益关切结合起来,引导人们深刻领悟新思想的真理伟力、实践伟力,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从“五老”人员、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群体中发展志愿宣讲力量,组织他们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方言快板、地方戏剧、自编歌曲、微信宣讲等形式,广泛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宣讲,让群众听得进、记得牢。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志愿宣讲骨干,他们带着信仰传播信仰,带着使命传播真理,有力激发群众共情共鸣。
二是聚焦服务百姓暖人心。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暖心聚力为目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遍布城乡的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化开展进村入户、见人走心式志愿服务,用常在身边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各地建立经常性联系群众机制,及时掌握群众需求,让服务更加精准,涌现出“十必联”“六必访”和“九必到”等一批典型经验。坚持在服务过程中注入思想教育、精神内涵,既进百姓门、帮百姓忙,又说心里话、做知心人,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2022年10月,宣讲员胡晓岚走进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颍西街道办事处,为居民带来“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主题宣讲。 三是聚焦倡树新风育新人。坚持以人为本、群众主体,着力激发全社会追求文明进步的内在动能,引导人们弘扬传统美德,学习雷锋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3·5”学雷锋日为契机,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推动兴起学习雷锋、争做雷锋热潮。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中国好人”、最美人物评选等学习宣传活动,弘扬助人为乐、扶危济困、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等美德善行,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通过实践活动浸润和先进典型带动,引导广大志愿者真情服务奉献,努力成为培育文明之花的“种子”、承载中华美德的“绿舟”。
新的一年,中央宣传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工作实际,从制度设计、实践活动、宣传引导、典型引领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激发志愿服务在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价值。一是抓贯穿融入。把志愿服务作为文明实践主要形式,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重要内容,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抓手,列入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的整体方案,使志愿服务理念、方法、手段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二是抓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动员一切有情怀、有追求的人们加入文明实践队伍,用奉献书写大爱、用行动实践文明。深入开展文明风尚志愿服务行动,倡导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观赛等,推进移风易俗和爱国卫生运动,鼓励勤俭节约、反对奢靡之风,抵制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三是抓重点群体。聚焦“一老一小”及困难群体,持续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真情服务中聚民心暖人心。面向未成年人扎实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他们用雷锋精神励志、在志愿服务中养德。四是抓典型示范。精心组织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深化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配合宣传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等,以可感可知、可信可敬的身边榜样激励人们时时学、处处做,在身体力行中提高文明素养和精神境界,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广为弘扬。
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2025年全体会议交流发言
中央宣传部文明实践局局长 熊大同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志愿服务,主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