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5月21日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继续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
上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已近4年,显著的成绩背后,志愿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垃圾分类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71万,相当于每9名注册志愿者中就有1名是垃圾分类志愿者,市、区、街镇三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默默坚守 2018年8月27日,“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志愿者总队”正式注册登记成立,并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市、区、街镇三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由此开始逐步建立并完善。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首日,黄浦、徐汇、普陀、虹口、宝山、闵行、嘉定、青浦、金山、浦东新区等10个区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分队正式成立。至此,上海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实现了区级层面的全覆盖。
与此同时,街镇层面的垃圾分类服务队相继成立,部分条件成熟的居委和村委也相继成立了居村层面的志愿者队伍。
垃圾分类志愿者是倡导“新时尚”关键的公益力量,担负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2019年、2020年,市绿化市容局和市文明办联合发布相关文件,从队伍建设、管理体系、注册服务、培训要求、品牌建设等方面对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作出规定。
垃圾分类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通过在“上海志愿者网”上实名注册,市、区、街镇三级志愿服务项目全部通过“上海市志愿者网”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官网、官微进行发布。
许多志愿者默默坚守一线,为上海垃圾分类成效保驾护航。虹梅南苑小区业委会副主任杨昌运已是耄耋之年,依然在值守日准时出现在垃圾箱房前。“看到大家从不懂分类、不想分类,到不需要我提醒甚至志愿者不在的时候自觉正确分类,这份成就感是支撑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杨昌运表示。
社会共治 不可否认的是,过去一段时间里,部分小区因为志愿者平均年龄较高、环境条件艰苦、志愿服务时间与个人作息冲突等原因,开始出现志愿者队伍缩减。对此,上海充分采用社会共治等方式,破解“缺人”难题。
徐家汇花园小区共有两个垃圾箱房,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时,志愿者一天服务8个小时,1个小时一班,每班两名志愿者值守,以小区当时100多位垃圾分类志愿者计算,每3天到4天,每个人就要轮到一次值班,志愿服务的强度不小。小区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在共建单位中发起“一小时志愿者”活动,很快就吸引了上海市建科院、中国银行、上海银行等单位年富力强的“外援”进入小区做垃圾分类志愿者。
除了借“外援”,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的介入,也能减轻“缺人”的负担。
在徐家汇花园小区南库房前,两个湿垃圾投放窗口上装有摄像头,一旦有居民在规定投放时间外、智能垃圾箱房关闭时,将未分类的垃圾丢在垃圾箱房前,又或者居民在规定投放时间内错误投放了垃圾,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视频追溯到个人。近年来,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稳定在98%以上。
上海市、区两级绿化市容部门每两年还向社会公开招募一批垃圾分类社会监督员,迄今已招募近2000人次,通过巡访和随机督查,找问题、补短板、强措施,督促垃圾分类成效更上一层楼。
去年11月29日开始的为期114天的上海垃圾分类“随手拍、随手改”志愿服务百日行动中,更多市民群众为巩固垃圾分类成效贡献了力量,通过“随手拍、随手改”小程序主动上传超过2万条相关信息,及时发现并整改了一批乱投放、乱丢弃中小包垃圾的不文明行为。
夯实硬件 今年以来,上海垃圾分类实效持续保持稳定。目前,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的35%左右,可回收物回收量基本稳定在日均7000吨左右,有害垃圾分出量日均2吨左右。今年前4个月,全市干垃圾处置量16648吨/日,湿垃圾分出量8533吨/日,可回收物回收量7329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1。82吨/日,“三增一减”的趋势稳定。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志愿者服务体系是软件的话,从小区垃圾箱房到末端处置环节的各相关设施就是硬件,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市绿化市容局表示,今年将围绕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提升“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水平,夯实垃圾分类硬件基础。
目前,上海生活垃圾已全部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2%,实现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针对湿垃圾近年来不断增长的趋势,上海正持续增加处置能力,2022年初规划新增的7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目前有4座已开工建设。
在推进深度资源化利用方面,上海今年将继续加强探索创新,包括开展湿垃圾有机质利用、沼渣高值化转化等技术研究与应用,拓展湿垃圾资源化产品在滩涂土壤改良、林业、绿地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在垃圾分类投放的源头——社区和公共场所,以及收运等中端环节,上海今年将通过打造“五个一批”示范亮点,让垃圾分类“关键小事”更好地融入日常。
一是按照新颁布的相关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推动一批老旧破损、功能不健全的生活垃圾房提标改造,打造一批标准化垃圾房。
二是按照分类管理精细化、投放环境精致化、科技赋能精良化、回收服务精制化、特色亮点精品化的“五精”标准,打造一批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
三是全面提升可回收物体系整体形象,今年率先打造一批“一区一品”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作者:陈玺撼)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基层治理,党建引领,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