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陕西西安:“骑手友好街区”化解“小哥”烦心事

时间:2024-08-26 来源:中国社区报
  “骑手”该不该进小区,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支持者希望享受便利,反对者则担心小区安全。如何在居民生活便利和社区治安中找到平衡点?如何让“骑手”认同自身职业价值?陕西省西安市从信息友好、设施友好、人际友好、制度友好方面入手,着力打造“骑手友好街区”,畅通“骑手”的配送之路。

  推动“骑手友好街区”建设

  楼牌清晰可见、道路指引牌明确、通过送餐专属地图指引送单至少能节省10分钟左右、划定专属停车位……今年6月,西北首个“骑手友好街区”项目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落地。紧邻大雁塔北广场的雁塔北路商圈,楼宇、高校资源密集,是碑林区推动建设“骑手友好街区”的重点考量。23岁的刘嘉乐是美团外卖平台的外卖配送员。平日里,他的配送范围主要集中在雁塔北路一带。作为一名“新人骑手”,快速熟悉小区位置布局、精准找到楼栋单元,对他而言一直是个难题。随着“骑手友好街区”项目的落地,刘嘉乐明显发现送餐路上多了不少专属地图。“现在最大的变化是送餐省时、省力,能够快速锁定订单位置,送单至少能节省10分钟左右。”刘嘉乐说。除了上新专属地图外,划定专属停车位,增设换电柜、取餐柜等多种方式,“骑手友好街区”建设不断完善。“骑手友好街区”的关键词是“友好”。“友好服务不仅包括增设专属地图、换电柜,落地‘骑手友好商家’,为‘骑手’们提供用餐优惠和休息场所,并优化取餐流程,辖区多个小区还专门设置志愿服务岗为‘骑手’提供指引服务,有条件的小区食堂还专门开设‘骑手’取餐休息处,并以折扣价为其提供可口饭菜。”碑林区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促进“骑手”友好氛围更浓

  “骑手友好街区”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要想真正落地需要解决不少困难。美团陕西公共事务副总监何新丽说:“在‘骑手友好街区’项目开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社区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很多问题都需要持续探索解决,难以用标准化的方案一概而论。”有些小区电梯有梯控,需要刷卡进入,如何改进相关问题,需要和小区物业公司具体研究、持续改进;有些小区是封闭式管理,可能连业主都不能直接将电动车开至单元楼下,也有业主对“骑手”在小区内骑行不理解、不同意,需要多番协调物业公司、社区居委会、居民代表等,探索多种可行方案。“我们也理解外卖配送员不容易,但小区有相关规定禁止骑行,这也是保障老人、儿童的安全。”一名物业工作人员说。随着外卖平台配送速度不断提升,对于外卖配送员来说,平台经济下劳动者面临的压力与权益困境也不容忽视,“耽搁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变成罚款或投诉。”“骑手进门难”问题的背后,涉及多方的管理痛点,关乎物业、平台、消费者、“骑手”等多方利益,要推动更多主体介入共同协商,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从平台方而言,在相关制度设计中,需要优化算法,完善劳动定额标准。减轻“骑手”配送压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骑手”的职业素养培训,如文明配送、有序停车,不占用机动车停车位、盲道、消防通道,不阻碍行人及车辆正常通行等,特别是进入小区后,要注意车速,主动避让老人和小孩。从物业公司角度,应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在“骑手”进出管理、外卖、快递代收代送等方面细化服务措施,更好服务小区业主。“应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平台、物业公司、社区等多方协调机制。平台、物业公司都应强化员工应急处突能力,引导员工理性妥善处置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冲突。更重要的是,要兼顾相关各方利益,在具体措施上体现精细化、人性化和制度化。”碑林区委社会工作部有关工作人员表示。

  实现“骑手友好”和社区美好

  “骑手”进小区,通过的不仅是一扇门,更体现了各方对“骑手”这一群体所做的社会贡献的价值认同。西安市注重大力建设供新就业群体休息的红色驿站,一个个暖心举措,让“骑手”们切实感受到尊重、关怀和便捷。提起红色驿站建设后带来的改变,从事外卖配送工作4年的王建军有着深刻感受。“红色驿站可24小时扫码自助进门,对我们来说真是太方便太贴心了,每天都有不少‘骑手’在里面休息。”依托现有的1100余家红色驿站,在提供饮水、休憩、手机充电等服务的基础上,西安市外卖送餐行业党委为全市范围的红色驿站增加了“骑手”休息、医疗救助、即时充电等服务,并将法院、人社、工会等部门资源纳入“骑手”权益保障,推动知识产权站、法律维权站、税费服务驿站等向新就业群体倾斜。“我们以红色物业‘双向进入、交叉入职’工作为契机,压实各小区物业兜底职责,明确‘骑手友好街区’具体措施办法。”新城区长乐中路街道党建办副主任王琪珍介绍,从强化基础建设、完善关爱措施、加强物业培训等方面,初步构建“一站一图一会”工作格局。实现“骑手友好”和社区美好,需要多措并举,方能提升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通过开展评选“最美外卖配送员”等活动,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荣誉感、获得感,以“暖新”举措,有效推动“骑手”们更好地参与基层治理,让更多温情与活力遍撒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通讯员:张国宁 牛菲 袁晨)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骑手友好街区,基层治理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