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积极探索居民自治化新路径,紧紧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建强居民自治组织体系,有效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释放基层治理活力。
全面加强组织动员。选优配强楼栋长,采取“个人自荐+居民推荐+组织推荐”的方式在小区内选拔楼栋长,明确楼栋长“十大家务事”职能职责,每季度组织开展“最美楼栋长”评比活动,切实以激励引导激发“楼栋长”干事创业活力动力。精准设置“党员中心户”,建立“一示范三联系六到户四保障”工作机制,每个党员中心户对接一定数量党员,每名党员联系服务一定数量群众,做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扎实做好供需对接,紧紧聚焦居民最关注的生活、养老、医疗等需求,建立积分管理办法,采取服务换打折券、兴趣课时长等资源的方式,引导社区居民、“五老”、能人骨干等多元主体“全参与”,充分解决社区服务力量不强、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全面强化社区营造。在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采取“四个一点”等方式打造小区广场、拍照打卡地等,先后组织开展“跳蚤市场”“邻里集市”等集体活动107场次,举办“小区音乐节”“小区团购”等小区造节22个,为群众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提供熟人场景。积极打造居民协商“议事台”,组建“邻里理事协调会”“居民议事长廊”等议事协调组织,引入“尚哥说理”“老杨工作室”等调解服务品牌,建立“1+N”议事工作机制,充分运用“收集诉求—召开会议—组织实施—成果公示—满意度测评”议事协商“五步法”,通过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引导群众有事来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共商量,切实变“民意”为“满意”。
全面挖掘“社区合伙人”。以社区资源吸引服务居民的社会资源,充分盘活社区空间资源,梳理社区闲置资产、空闲场所、临街阵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引入为群众提供高频服务需求的“社区合伙人”,采取“公益+低偿+市场”的模式,通过购买服务式合作、“时间银行”积分式合作、空间共营等项目合作方式,进一步明确“合伙人”主体,累计招募团体型、独立型合伙人126个,“合伙人”依托社区功能场所,以困难住户帮扶、免费托小托幼等形式“反哺”居民,延伸出“为老食堂”“瑞德颐养综合体”等服务项目,实现各种资源和力量的有效链接,有效弥补社区工作的服务缺口,提升组团式服务的动能,拓宽为民服务的空间,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优质、多元化的服务。(作者:王学勇)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居民自治,社区治理